【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原文
日出卯。佛性除烦恼。
正念知色空。可得菩提道。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诗词问答
问: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注释
1. 押皓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五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参考注释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佛性
(1).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涅槃经》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北齐书·杜弼传》:“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此迺泥土瓦砾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2).借指礼佛修行之心性。参见“ 佛性禪心 ”。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烦恼
(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色空
(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十二时·其四·学道十二首]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十二时,唐代,学道十,敦煌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