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宝公塔】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
[登宝公塔]登宝公塔原文
树老巢翻鹰亦化,锡飞近地鹤犹惊。
太平寺主今安在,潮打山围建业城。
[登宝公塔]诗词问答
问:登宝公塔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问:登宝公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流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谦
[登宝公塔]李流谦登宝公塔 书法图
登宝公塔书法作品
[登宝公塔]参考注释
[登宝公塔]老巢
指匪徒长期盘踞的地方
直捣土匪老巢
[登宝公塔]锡飞
飞锡。谓僧人出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尔必欲锡飞杯渡,乃为善知识耶!”参见“ 飞锡 ”。
[登宝公塔]近地
(1).近畿之地;内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沛公 立为 汉王 , 韩信 从入 汉中 ,迺説 汉王 曰:‘ 项王 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 宋 陆游 《贺叶枢密启》:“九圣故都,视同弃屣;两河近地,进若登天。”
(2).附近的地方。《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二》:“令 高行周 、 王周 留镇 澶渊 ,近地兵马委便宜制置。” 明 王錡 《寓圃杂记·云林遗事》:“﹝ 倪云林 ﹞往游 江阴 ,有 习里 夏氏 舘之,所奉大不如意,因染痢,秽不可近,卒; 夏 以小棺葬於近地。”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对于痱子的药水……我们近地是二元四角钱一瓶。”
(3).指近处的土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有马户分远地,无马户分近地。”
[登宝公塔]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登宝公塔]寺主
(1).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 东汉 时立 白马寺 ,有知事之名, 东晋 以后始称寺主。《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 东汉 白马寺 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 东晋 以来,此职方盛,故 梁武 造 光宅寺 ,召 法云 为寺主,创立僧制。”
(2). 宋 政和 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登宝公塔]打山
上山打猎。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四八回:“民兵们一听说打仗,那真比打山的碰见金钱豹都高兴。”
[登宝公塔]建业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宋代,李流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