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原文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
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
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
涸井不累瓶,干溪一凭轼。
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
戎冠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
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
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诗词问答
问:《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的作者是谁?答:皎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皎然的名句有哪些?答:皎然
全唐诗:卷815-44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参考注释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皇天
对天及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 郭沫若 《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不昧
(1).不忘。《逸周书·王会》:“佩之令之不昧。” 孔晁 注:“不昧,不忘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慼。”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尚其不昧,服此茂恩。”
(2).不晦暗,明亮。《老子》:“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3).不损坏;不湮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玄阴凝,不昧其洁。” 唐 杜甫 《迴棹》诗:“吾家碑不昧, 王氏 井依然。”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感谢上帝,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已予我以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丝雨
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 周彦暉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 俞国贤 《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吹。”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诗:“空香浥路飘丝雨,重縠流云裹珮环。”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阴晴不定的天色,凄凄的丝雨,心神都为之忧黯。”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愆期
失约;误期
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易·归妹》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卫风·氓》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绮霞
美丽的彩霞。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綺霞映水,蛾月生天。” 唐 唐彦谦 《牡丹》诗:“开日綺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綺霞散,空碧留晴向晚。” 明 何景明 《十六夜月》诗:“美人越崇京,高楼结綺霞。”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阴云
云层密布,天色阴暗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濯枝
见“ 濯枝雨 ”。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凭轼
亦作“ 凭式 ”。1.倚在车前横木上。谓驾车;出征。 晋 左思 《魏都赋》:“凭軾捶马,袖幕纷半。”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隋书·伊娄谦传》:“僕凭式之始,未闻兴师。” 唐 魏徵 《述怀》诗:“请缨繫 南粤 ,凭軾下东藩。” 宋 秦观 《辩士》:“当是时也,虽有智勇无所用之,独可驰一介之使,凭軾撙衔,喻以祸福而得志。” 明 张萱 《复刘冲倩书》:“若然则今日乌合,明日兽散;今日倒戈,明日凭軾;今日为君子,明日为小人;今日为小人,明日为君子之辈可以无罪。”
(2).借指做官。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鸣玉岂朴儒,凭軾皆俊民。”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赤地
光秃秃的土地;灾荒后的不毛之地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誓把赤地变沃野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飙尘
亦作“飇尘”。被狂风卷起的尘埃。比喻人生无常。《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飇尘。” 清 徐枋 《送远诗》:“人生能几何,百岁如飆尘。”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四塞
(1).指四方屏藩之国。《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 郑玄 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愿四塞来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
(2).指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战国策·齐策一》:“ 齐 南有 泰山 ,东有 琅邪 ,西有 清河 ,北有 渤海 ,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鲍彪 注:“四面有山关之固,故曰四塞之国也。” 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西 戎 ,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你看千峯岳峙,万井云屯,南接 苍梧 ,北连 陘塞 ,真可称四塞之国矣。”
(3).指四方边塞,边境。《敦煌曲子词·献忠心》:“四塞休征罢战,放将仕,尽迴戈。”《敦煌曲子词·定风波》:“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仕,谁人敢去定风波?”
(1).到处充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旁魄四塞,云尃雾散。”《旧唐书·德宗纪下》:“三月乙亥,黄雾四塞,日无光。”《宋史·仁宗纪一》:“甲午,昏雾四塞。”
(2).四面蔽塞。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乍晴暴热,风道四塞。” 清 方苞 《七思·弟椒涂》:“荆榛四塞兮涂冥冥,连山赤黑兮延火烝。”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戎冠
武职的官帽。 宋 王安石 《贾魏公挽辞》之一:“儒服早紆丞相紱,戎冠再插侍中貂。”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刺闺
古代夜有急报,投刺于宫门以告警。闺,宫中小门。 南朝 梁 戴暠 《从军行》:“ 长安 夜刺闺,胡马白铜鞮。詔书发 陇右 ,召募取 关西 。”《陈书·世祖纪》:“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 唐 皎然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兼呈上杨使君》诗:“戎寇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刺闺》:“刺闺,夜有急报,投刺於宫门也。” 清 钱谦益 《五芳井歌》:“丙子之秋虏再入,旁午军画刺闺急。”一说,“刺即钻刺之刺。如云‘穴门以入’耳。”参阅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刺闺》。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荒岁
荒年。《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寧饥寒於 尧 舜 之荒岁兮,不饱暖於当今之丰年。” 唐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 唐 卢纶 《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诗:“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王猷
(1).亦作“ 王犹 ”。犹王道。《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 徐方 既来。” 朱熹 集传:“犹,道。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非独兵威也。”《文选·束晳<补亡诗>》:“ 周 风既洽,王猷允泰。” 吕延济 注:“言 周 室风化既洽,王道信通上下。” 唐 李德裕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昌运岁今会,王猷从此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中兴景命,再造王猷。”参见“ 王道 ”。
(2). 晋 王子猷 的省称。 宋 王十朋 《剡溪杂咏》:“閒乘雪中兴,唯有一 王猷 。”参见“ 王子航 ”。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中原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凶慝
犹凶恶。亦指凶恶的人。《史记·五帝本纪》:“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 浑沌 。”《晋书·景帝纪》:“姦臣 李丰 等靖譖庸回,阴构凶慝。” 唐 王珪 《咏淮阴侯》诗:“ 秦王 日凶慝,豪杰争共亡。” 清 唐甄 《潜书·考功》:“ 舜 承斯命以摄位,朝诸侯,命众职,明天时,修庶政,兴礼乐,除凶慝,咸底於绩。”
凶残 * 。亦指凶残 * 的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固 等既没,宦党受封,快兇慝之心,张豺狼之口。”《北史·隋庶人杨秀传》:“包藏兇慝,图谋不轨。”《新唐书·韦陟传》:“衔国威命,纠合三垂,翦除兇慝,好恶同之,毋有异志。”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公当
公正允当。《旧唐书·崔彦昭传》:“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 宋 司马光 《议学校贡举状》:“皆须具状申本州,委知州通判更加审覆,委得公当,然后给牒补之。”《元典章·吏部六·书吏》:“今据见呈相度如准签事, 张承直 所言实为公当。” 明 李东阳 《送都御史陈公之南京》诗序:“弹纠公当,足以厌人心。”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旰食
(1).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左传·昭公二十年》:“ 奢 闻 员 不来,曰:‘ 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
(2).泛指勤于政事。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 兴 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 唐 杜甫 《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下堂
(1) 〈方〉∶上完一堂课后下课
(2) 旧指妻妾被丈夫遗弃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境域
(1) 境地
理想的境域
(2) 境内的地区;疆域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郊天
祭天。《礼记·郊特牲》“ 周 之始郊日以至” 汉 郑玄 注:“郊天之月而日至, 鲁 礼也…… 鲁 以无冬至,祭天於圆丘之事,是以建子之月郊天,示先有事也。” 唐 李邕 《贺加天宝尊号表》:“加号所以发祥,郊天所以昭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康成 臆説,如用麒麟皮作鼓郊天之类,不一而足。”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稼穑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士爰稼穑。——《书·洪范》
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回云
翻滚的云;行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惊风振四野,迴云荫堂隅。”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三:“迴云随舞曲,流水逐歌筵。” 唐 钱起 《晚次宿预馆》诗:“迴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歌乐
(1).歌曲和音乐。《礼记·儒行》:“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謡。”
(2).谓唱歌奏乐以示赞美。《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唐 李翱 《论事疏表》:“朝臣相顾皆有喜色,百姓歌乐遍於草野。”
唐代,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