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_苏辙 | 宋代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原文

尺书千里至,辍食手自开。
将卜东南居,故乡非所怀。
勿言湖山美,永与平生乖。
鸿雁秋南来,及春思故栖。
蛟龙乘风云,既雨反其泥。
兄弟通四海,叩门事虽谐。
直道竟三黜,去国终恐迷。
何如自卫反,阙里从参回。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诗词问答

问: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参考注释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尺书

(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秦 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 李善 注引 刘向 《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

(2).指书信。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悦兮忘罪除, 吴王 欢兮飞尺书。” 唐 刘沧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棠》诗之二:“半偈偶题 苏玉局 ,尺书烦寄 谢公墩 。”

(3).指诏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僧令法师墓志铭>》:“见重 高帝 ,尺书屡发。”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林子山诗》:“轻薄子犹诵其出山诗云:‘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 明 宋濂 《渊颖先生传》:“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师,使某持尺书諭之足矣。”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辍食

停止饭食。多形容哀伤或发愤之情。《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淮南王 至 雍 ,病死,闻,上輟食,哭甚哀。” 晋 陆机 《思归赋》:“昼輟食而发愤,宵假寐而兴言。”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非所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

(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湖山

(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鸿雁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春思

春日的思绪;春日的情怀。 唐 沉佺期 《送陆侍御馀庆北使》诗:“朔途际辽海,春思绕轩辕。”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九:“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 宋 欧阳修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昔在 洛阳 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故栖

原来栖息之处。比喻旧职或家乡。《后汉书·张衡传》:“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銛诸?” 李贤 注:“垂翅故栖,谓再为史官也。” 唐 孟郊 《鵶路溪行呈陆中丞》诗:“瘦马恋旧林,覉禽思故栖。”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方指期於满岁,将垂翼於故栖。”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蛟龙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乘风

顺风;凭借风力

乘风向法国驶去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叩门

敲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 季心 、 剧孟 耳。” 晋 陶潜 《乞食》诗:“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红楼梦》第二六回:“再往 * 来,门已关了, 黛玉 即便叩门。” 茅盾 《虚惊》:“一丛巨大的黑影渐渐移近了,光景就是曾去叩门而且进去过的那所大房子。”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三黜

(1).三次被罢官。《论语·微子》:“ 柳下惠 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2).形容宦途不利。 唐 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形躯获宥,三黜无亏。” 宋 张元干 《次江子我迁居韵》:“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去国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自卫

(1) 保卫自己

(2) 对自己身体、财产、权利等的保卫

自卫行为

自卫战争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阙里

(1). 孔子 故里。在今 山东 曲阜 城内 阙里街 。因有两石阙,故名。 孔子 曾在此讲学。后建有 孔庙 ,几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颜由 , 颜回 父,字 季路 , 孔子 始教学于 闕里 ,而受学,少 孔子 六岁。”

(2).借指 曲阜 孔庙 。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 闕里 。”

(3).借指儒学。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究蓬山之百氏,综 闕里 之六艺。”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参回

曾参 和 颜回 。 春秋 时人, 孔子 的弟子。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九:“直道竟三黜,去国终恐迷;何如自 卫 反, 闕里 从 参回 。”

,

  • 【赠相士】_刘黻 | 宋代
  • 【赠相士】_刘黻 | 宋代 >> 【赠相士】_刘黻 | 宋代...

  • 【纳凉】_章甫 | 宋代
  • 【纳凉】_章甫 | 宋代 >> 【纳凉】_章甫 | 宋代...

  • 【贺墅】_岑全 | 宋代
  • 【贺墅】_岑全 | 宋代 >> 【贺墅】_岑全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