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作者:刘应时 朝代:宋代
[遣怀]遣怀原文
自笑平居气吐霓,桑榆暮景转凄迷。
纵云举世无青眼,敢忘终身诵白圭。
风蕊弄香依水出,冻云衔雪压檐低。
儿童不识人怀抱,苦傍寒窗读凤兮。
[遣怀]诗词问答
问:遣怀的作者是谁?答:刘应时
问:遣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应时
[遣怀]刘应时遣怀 书法图
遣怀书法作品
[遣怀]参考注释
[遣怀]平居
平日,平素
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遣怀]桑榆暮景
日落黄昏,余辉照在桑榆树上,比喻人的暮年时光
[遣怀]凄迷
(1) 景物凄凉迷茫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善住《送中上人归故里》
(2) 怅惘;迷惘
[遣怀]举世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遣怀]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
[遣怀]终身
(1) 今生今世;此生;毕生相关
终身几无可问。——清· 刘开《问说》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乐岁终身饱。——《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乐岁终身告。
[遣怀]白圭
亦作“ 白珪 ”。1.古代白玉制的礼器。《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緇。”
(2).比喻清白之身。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会亲》:“随时送女还家去,使白圭不玷瑕疵。”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遣怀]冻云
严冬的阴云。 唐 方干 《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 宋 陆游 《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陆嵩 《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遣怀]雪压
(1).积雪压着。 唐 白居易 《题遗爱寺前溪松》诗:“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宋 苏轼 《如梦令·有寄》词:“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2).喻严酷的折磨、迫害。 唐 白居易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雪压泥埋未死身,每劳存问愧交亲。”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我受尽了些雪压波风筛。猛想起,十年前,兀那鸦飞不过的田宅,甚么是月值年灾,可便的眼睁睁一时消坏。” 清 秋瑾 《春寒看花》诗:“才见萌芽两三叶,又教雪压要霜欺。”
(3).积雪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强。
[遣怀]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遣怀]识人
识别人。 明 海瑞 《兴革条例·户属》:“纵目力低下,未必识人,然朝夕相亲近,闻见参互,较之提学取决於一日或胜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爹爹最是识人,或者果是好人也未见得。”
[遣怀]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遣怀]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刘应时,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