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下渚湖】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清明过下渚湖]清明过下渚湖原文
湿云堆雨未全轻,啅鹊翻枝已唤晴。
含雨落化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
[清明过下渚湖]诗词问答
问:清明过下渚湖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问:清明过下渚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
[清明过下渚湖]参考注释
[清明过下渚湖]湿云
湿度大的云。 唐 李颀 《宋少府东溪泛舟》诗:“晚叶低众色,湿云带繁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满天湿云飞舞,瘦叶时时经风细吟。”
[清明过下渚湖]泪眼
含着泪水的眼睛
泪眼模糊
[清明过下渚湖]袭衣
(1).尸衣。《礼记·士丧礼》“子羔之袭也” 唐 孔颖达 疏:“此明大夫死者袭衣称数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士丧礼褖衣》:“男子殊衣裳为之,谓之玄端。惟既死之袭衣,连衣裳为之,谓之褖衣。”
(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礼记·曲礼下》“无藉者则袭” 唐 孔颖达 疏:“凡衣,近体有袍襗之属;其外有裘,夏月则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袭衣;袭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则皮弁之属也。”
(3).成套衣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赐 去华 袭衣、银带,为右补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詔尚书左司郎中 汪应辰 宴 国 於 玉津园 ……加赐袭衣、金带、器、币有差。”
[清明过下渚湖]香草
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清明过下渚湖]知名
(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清明过下渚湖]幽意
(1).幽深的思绪。 南朝 梁 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长。”
(2).幽闲的情趣。 唐 方干 《詹碏山居》诗:“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 《挽陈毅同志》诗:“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清明过下渚湖]孤策
独杖。喻指单独出游。 唐 贾岛 《欲游嵩岳留别李少尹益》诗:“孤策迟迴 洛水 湄,孤禽嘹唳幸人知。”
[清明过下渚湖]独行
(1) 一个人走路
踽踽独行
(2) 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做
独行其是
[清明过下渚湖]河阳
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清明过下渚湖]芳树
(1).泛指佳木;花木。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三:“芳树垂緑叶,清云自逶迤。”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芳树笼 秦 栈,春流遶 蜀 城。” 明 余思复 《寒食日游焦山》诗:“郭外参差一径斜,乱烟芳树带樵家。”
(2).乐府曲名。《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
[清明过下渚湖]酒过
犹酒失。酒后所犯的过失。《晋书·周顗传》:“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性既褊急,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中翰》:“予尝与山人语,温温耳;而觉其中有不能自吐之块垒,被酒輒发。 中翰 心知其非酒过也,惟真感真,惟真忘真,不亦信夫。”
[清明过下渚湖]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宋代,毛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