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作者:陈傅良 朝代:宋代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原文
喜说徐卿得二雏,吾家波及亦君余。
青衫手板宜从此,断简家藏莫付渠。
但欲健如黄犊走,不妨错写弄麞书。
更看汤饼频频供,笑索梅花到岁除。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诗词问答
问:《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傅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傅良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参考注释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喜说
见“ 喜悦 ”。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得二
(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 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子曰:‘知几其神乎! 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 韩康伯 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 颜子 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吾家
(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波及
(1) 扩散到;传播到
疾病波及全岛
(2) 影响到
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青衫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手板
(1) 〈方〉∶手掌
(2) (手板儿)体罚用的打手心的板子
(3) 见[手版]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断简
见“ 断简残编 ”。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家藏
家中收藏的。《新唐书·于休烈传》:“ 韦述 以其家藏《国史》百三十篇上献。”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三国演义》第八回:“次日,便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 吕布 。”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考证·氏籍》:“ 彭门 寇钧国 ,家藏 李廷珪 下至 潘谷 十三人制墨。”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黄犊
(1).小牛。《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唐 杜甫 《百忧集行》:“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復来。” 明 李梦阳 《戏作放歌寄别吴子》:“我岂復恋头上簪,鹿门黄犊稳足驾。”
(2).蜗牛的别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庄子·则阳》“有所谓蜗者” 唐 成玄英 疏:“蜗者,虫名,有类小螺也;俗谓之黄犊,亦谓之蜗牛,有四角。”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弄麞
亦作“ 弄獐 ”。皆为“弄璋”之讹。因用以嘲写错别字。典出《旧唐书·李林甫传》:“太常少卿 姜度 , 林甫 舅子, 度 妻诞子, 林甫 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客视之掩口。” 宋 苏轼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弄璋》:“稜稜玉骨清奇,何妨错写弄麞书。”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弄麞宰相,伏猎侍郎,不闻有诗文传世,职是故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鸡肘博士》:“ 宋 张知甫 可书 云: 张鼎 为太常博士,用鸡肋为鸡肘,时辈讥曰‘鸡肘博士’。按此亦伏猎、弄獐之比,而世罕知之。”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汤饼
(1).水煮的面食。《释名·释饮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 宋 黄朝英 《缃素杂记·汤饼》:“余谓凡以麪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羹汤者,有‘汤饼’之意存焉。古无‘麵’字,凡麺食一概都叫作‘饼’。”
(2).指汤饼会。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汤饼》:“生儿三日会客,名曰汤饼。”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二:“明年汤饼应呼我,带醉题麞一笑譁。”参见“ 汤饼会 ”。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频频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重复出现,相当于[屡次]、[连续多次]
频频举杯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廷植侄得男朱文昭寄诗於汤饼集即席和韵]岁除
年终的一天;除夕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唐· 孟浩然《岁幕归南山》
宋代,陈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