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作者:张琰 朝代:唐代
[官柳]官柳原文
不见桥东黄布帘,树犹如此我何堪。
袅袅亭亭忒无赖,又将春色误江南。
[官柳]诗词问答
问:官柳的作者是谁?答:张琰
问:官柳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张琰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琰
[官柳]参考注释
[官柳]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官柳]布帘
布制的门帘或窗帘。《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张员外 恰在水瓜心布帘后望见,走将出来道:‘好也,主管!你做甚么,把两文撇与他?’”《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女子﹞上了臺阶儿,那隻手撩起了布帘,跨进门去。” 郭沫若 《初出夔门》:“大哥隔着布帘听见,悯笑了一下,低声地说:‘空前有之,绝后则未也。’”
旧时酒家做幌子的布旗。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二折:“墙角畔滴溜溜草稕儿挑,茅簷外疎剌剌布帘儿斜。”《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布帘沽酒处,惟有畊农村老来尝。”
[官柳]犹如
好像
他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官柳]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清 吕大器 《镇羌道上有感》诗:“鹰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节至今无。”
(2).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宋 欧阳修 《笔说·峡州诗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清 潘陆 《彭泽县》诗:“地借 陶潜 著,人思 狄相 贤。何堪寻废县?沙草浸寒泉。” 叶圣陶 《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官柳]袅袅亭亭
见“ 嫋嫋婷婷 ”。
[官柳]无赖
(1) 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素无赖。——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犷悍无赖。——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耍无赖
(2) 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人
地痞无赖
(3) 无奈;无可奈何
(4) 顽皮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官柳]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官柳]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唐代,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