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原文
塔院莲池曲径东,阇黎今尚守宗风。
掌家正副轮年易,两字出家同不同。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诗词问答
问: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八
2. 是寺守莲池清规有正副掌家岁递更易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参考注释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塔院
建有佛塔的院子。《法苑珠林》卷五十:“佛塔高显处作,不得塔院内浣染晒衣唾地。” 唐 贾岛 《哭柏岩禅师》诗:“塔院关松雪,经房鏁隙尘。”《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却是他与朋儕作戏,取来掛在 慈恩寺 塔院相轮上面。”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莲池
(1).种莲的池沼。 南朝 梁 任昉 《咏池边桃》:“聊逢赏者爱,栖趾傍莲池。” 唐 崔元翰 《杂言奉和圣制见自生藤》:“餘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2).指佛地。佛教谓极乐净土。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不是三年曾有约,谁教今日会莲池。” 明 无名氏 《赠书记·假尼入寺》:“再不回头苦海向莲池,将来堕落知何地。” 清 沉起凤 《谐铎·穷士扶乩》:“年来説法成空相,愿咒莲池化酒杯。” 冰心 《往事(二)》三:“天国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宝莲池?是参谒白玉帝座。”
(3). 明 高僧。本姓 沉 ,名 袾宏 ,字 佛慧 ,号 莲池 , 仁和 (今 浙江 杭州 )人,世称 莲池大师 。又称 云栖大师 。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游跡》诗之八:“何许 莲池 老,空门另立阶。”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曲径
曲折迂回的小路
沿着山间曲径,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阇黎
见“ 闍梨 ”。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宗风
(1).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风格、传统,多用于禅宗。有时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学艺术各流派独有的风格和思想。《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却説 印长老 接得 可常 ,满寺僧众教长老休得安着 可常 在寺中,玷辱宗风。” 金 元好问 《夏山风雨》诗:“惨澹经营有许功, 吴 僧谁得嗣宗风。”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尝叹佛老宗风高洁,而文士之得罪名教者,往往逃入其中,以自掩饰。”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吾则不然,必先绘之以华,斡之以力,而后沉深厉刻以出之,庶乎 李 、 何 、 王 、 李 之宗风不坠歟!”
(2).犹宗尚。 严复 《救亡决论》:“当其做秀才之日,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致令羞恶是非之心,旦暮梏亡,所存濯濯。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后,以巧宦为宗风,以趋时为秘诀。”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掌家
(1).贵族私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各家私臣曰掌家。”
(2).管理家务的仆人。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一出:“今日閒暇无事,不免叫掌家出来,与他算些印头钱。”《说岳全传》第六二回:“原来如此,但不知 张掌家 有何话説?”
(3).犹掌盘子。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老百姓都把 高一功 当成了这一支部队的掌家的。”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出家
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游云栖得四绝句·其三]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乾隆,清代,游云栖得四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