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景文见寄】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赵景文见寄]次韵赵景文见寄原文
十载扃门白发翁,一丝飞毒忽缠胸。
浮云随讋惊雷散,跃铁终逃劫火鎔。
尚有先庐供手实,幸叨儒籍免身傭。
关津本不征风月,来往何妨信一筇。
[次韵赵景文见寄]诗词问答
问:次韵赵景文见寄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赵景文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
[次韵赵景文见寄]参考注释
[次韵赵景文见寄]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次韵赵景文见寄]一丝
(1).一根蚕丝。常喻微少或极细之物。 宋 叶适 《赠胜上人》诗:“遣腊冰千筋,勾春柳一丝。”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二七:“盖闻拂云之松,生於一豆之实;耸壑之鱼,穿於一丝之溜,是以忽细事者祸必盈,轻小敌者亡必骤。”
(2).指一点。《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些情节, 子谨 却一丝也不知道。” 巴金 《秋》二:“ 高忠 看见 克定 这样镇静,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次韵赵景文见寄]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次韵赵景文见寄]惊雷
(1) 使人震惊的雷声
春天的第一声惊雷
(2)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次韵赵景文见寄]跃铁
指披铁甲的战马。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腾跃铁歕金之骑,犯前茅而扼其喉。” 陈熙晋 笺注:“马以铁为甲,故曰跃铁。”
[次韵赵景文见寄]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次韵赵景文见寄]手实
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 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 长庆 四年, 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 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 手实 ”。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 宋 苏辙 《民赋叙》:“ 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 唐 元稹 《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次韵赵景文见寄]儒籍
(1).儒家的经籍。 明 姚涞 《白兔赋》:“辨敬怠於儒籍,审劳逸于农阡。”
(2).读书人的户籍。《元史·雷膺传》:“ 太宗 时,詔郡国设科选试,凡佔儒籍者復其家。”
[次韵赵景文见寄]免身
(1).脱身免祸。《国语·晋语八》:“ 宣子 曰:‘可以免身。’”《汉书·叙传下》:“ 杜周 治文,唯上浅深,用取世资,幸而免身。”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君之功,岂仅以死偿节者哉!使其从人言去,免身而宿祸,孰以必死责是官者。”
(2).分娩;生育。《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今皇后当免身,可因投毒药去也, 成君 即得为皇后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僧为人女》:“司户妻免身得女矣。” 清 薛福成 《书方烈妇事》:“一日乘家人熟睡,潜起趋后舍自经死,距闻赴百三十有二日,距免身八日。”
[次韵赵景文见寄]关津
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关口和渡口,泛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
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汉书·王莽传》
[次韵赵景文见寄]不征
不收税。《孟子·公孙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 ,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 韦昭 注:“征,税也。”
[次韵赵景文见寄]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次韵赵景文见寄]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次韵赵景文见寄]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宋代,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