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饥】作者:章甫 朝代:宋代
[荐饥]荐饥原文
久客身长健,频年谷不登。
天时有差忒,人事亦因仍。
鹏运溟南北,鱼呼水斗升。
世途惟论报,谁饭在家僧。
[荐饥]诗词问答
问:荐饥的作者是谁?答:章甫
问:荐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章甫的名句有哪些?答:章甫
[荐饥]章甫荐饥 书法图
荐饥书法作品
[荐饥]参考注释
[荐饥]客身
指身居异乡的人。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二:“迢递来三 蜀 ,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诗之二:“寄迹小园中,岂不胜旅舍?俗事无交加,客身自闲暇。”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若不是朝中宰相自劳神,把飘零客身,引入贤门。”
[荐饥]年谷不登
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荐饥]天时
(1) 自然运行的时序
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
今天时顺正。——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必有得天时。
是天时不如地利。
(3) 天命
非为天时。——《三国志·诸葛亮传》
(4) 时候
当时大家钱尽,天时又有一点多钟,只好散了。——《老残游记》
我见天时尚早,便到外面去闲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
[荐饥]差忒
差错;误差。《吕氏春秋·季夏》:“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忒。”《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尝因乾象差忒,宫中或有怪异。” 宋 叶适 《故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铭》:“论承平至渡 江 公卿行事本末,其人贤不肖,无一差忒。”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唐志》又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今有四时辰表,甲者密合晷景,无所差忒。”
[荐饥]人事
(1) 指人世间的事
人事沧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事调动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识的对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尽人事
(6) 馈赠的礼物
送人事
[荐饥]因仍
犹因袭,沿袭。《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转相因仍,莫正其本。” 宋 王禹偁 《五哀诗》:“文自 咸通 后,流散不復雅,因仍歷 五代 ,秉笔多艷冶。”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天下事因仍者易为功,创始者难为力。”
[荐饥]鹏运
(1).《庄子·逍遥游》:“﹝ 鯤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后即以“鹏运”谓大鹏之奋然高飞远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倒海探珠,倾 崐 取琰。” 明 李东阳 《后登舟赋》:“纵鹏运於九程,託鸿心於一纸。”
(2).大鹏借以飞行之双翼。 唐 朱子奢 《昭仁寺碑铭》:“吹劒首於 雷门 ,巢蚊睫於鹏运。”
[荐饥]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荐饥]斗升
(1).斗与升。喻少量、微薄。《庄子·外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唐 刘禹锡 《送张盥赴举诗》:“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 宋 苏轼 《上梅直讲书》:“其后益壮……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
(2).借指少量的粮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不数年,财产荡尽,无以为计,乃伐墓木以易斗升。” 清 方文 《春日斋居杂咏》之一:“近水借衡宇,远村遗斗升。” 清 曹寅 《砚山歌》:“此山云自樵夫得,褐裹入市易斗升。”
(3).指微薄的俸禄。 宋 陆游 《和陈鲁山诗》之二:“哀哉斗升故,諂忘两凭架。”
[荐饥]世途
同“ 世涂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五九:“世途多翻覆,交道方嶮巇。”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自家无运智,却道世途艰。” 清 周亮工 《皖江与文灯岩》诗之三:“世途真坦易,吾道自飘摇。”详“ 世涂 ”。
[荐饥]论报
(1).谓论罪得到批准。亦泛指定罪判刑。《史记·酷吏列传》:“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餘里。”《汉书·张汤传》:“ 汤 掘熏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 颜师古 注:“论报,谓上论之而获报也。” 宋 秦观 《李常行状》:“ 齐 故多盗,公至,痛惩艾之,论报无虚日,盗犹不止。”
(2).谓报答恩情。《新唐书·马周传》:“窃自惟念无以论报,輒竭区区,惟陛下所择。” 宋 王令 《谢束丈》诗:“古来一饭皆论报,何日王孙遂有金。”
[荐饥]在家僧
特指 宋 黄庭坚 。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宋 苏轼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宋 黄庭坚 《谢杨履道送银茄》诗之三:“ 戎州 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许尹 注:“《集福德三昧经》曰:‘若有菩萨作是三昧,虽在家,当説是人名为出家。’ 山谷 持律颇严,故自谓在家僧。”
宋代,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