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隋堤柳】_杜牧 | 唐代

【隋堤柳】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隋堤柳]隋堤柳原文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隋堤柳]诗词问答

问:隋堤柳的作者是谁?答:杜牧
问:隋堤柳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隋堤柳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杜牧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牧

[隋堤柳]杜牧隋堤柳 书法图

【隋堤柳】_杜牧 | 唐代
隋堤柳书法作品

[隋堤柳]参考注释

[隋堤柳]夹岸

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繽纷。” 唐 杜牧 《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百里,祇应图画最相宜。” 许地山 《桥边》:“夹岸遍是桃林:桃实、桃叶映入水中,更显出溪边底静谧。”

[隋堤柳]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隋堤柳]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隋堤柳]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隋堤柳]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隋堤柳]自嫌

(1).自己不满自己。 宋 陆游 《法云僧房》诗:“自嫌尚有人间念,却为春寒怯夜长。”

(2).自生疑忌;心有顾忌。《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艾 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晋书·阮籍传》:“ 籍 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籍 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新唐书·崔涣传》:“收采遗逸,不以亲故自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天下既定,从容访帝,共榻之卧,足加帝腹,情义如此。 子陵 岂以匹夫自嫌,而帝岂以万乘自居哉!”

[隋堤柳]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隋堤柳]西归

(1).向西归还;归向西方。《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与故游夜别》诗:“復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五:“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2).用作人死亡的婉词。如:跨鹤西归;鸾驭西归。

[隋堤柳]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隋堤柳]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隋堤柳]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

【隋堤柳】_杜牧 | 唐代
  • 【酬于訢校书见贻】_朱庆馀 | 唐代
  • 【酬于訢校书见贻】_朱庆馀 | 唐代 >> 【酬于訢校书见贻】_朱庆馀 | 唐代...

    【隋堤柳】_杜牧 | 唐代
  •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诗)】_许浑 | 唐代
  •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诗)】_许浑 | 唐代 >>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诗)】_许浑 | 唐代...

    【隋堤柳】_杜牧 | 唐代
  • 【梅花】_罗邺 | 唐代
  • 【梅花】_罗邺 | 唐代 >> 【梅花】_罗邺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