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_刘长卿 | 唐代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原文

江南风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欲过。
处处纫兰春浦渌,萋萋籍草远山多。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更待持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诗词问答

问:《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

全唐诗:卷151_52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参考注释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新亭

亭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宁县 南。 三国 吴 建,名 临沧观 。 晋安帝 隆安 中 丹阳 尹 司马恢之 重修,名 新亭 。 东晋 时为京师名士 周顗 、 王导 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参见“ 新亭泪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纫兰

《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 宋 徐铉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周实 《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春浦

春日的水滨。亦指春江。 北齐 魏收 《櫂歌行》:“雪溜添春浦,花水足新流。”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 宋 陆游 《旅游》诗:“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緑染成春浦潮。”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萋萋

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诗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壶觞

酒器。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引壶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唐 白居易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觴风月知。” 金 马定国 《送图南》诗:“壶觴送客柳亭东,回首三 齐 落照中。” 清 顾炎武 《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觴永日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觴之属,歷歷可数。”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彭泽

(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时俗

习俗;时下的习俗,流俗

动荡的年月里,时俗也多变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转去

(1).回去。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去虎数十步外,马惊不敢前。 子瞻 云,马犹如此,着甚来由,乃转去。”《二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之游颇得野兴。只是信步浪走,没个住脚的去处。若便是这样转去了,又无意味。” 吴组缃 《山洪》三十:“若是 日本 人真有胆子来的话,我包你不让他们活的转去!”

(2).托人交去。如:由朋友转去一封信。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皇甫冉诗)]落日

夕阳

,

  • 【送白舍人渡江】_殷尧藩 | 唐代
  • 【送白舍人渡江】_殷尧藩 | 唐代 >> 【送白舍人渡江】_殷尧藩 | 唐代...

  • 【咏史诗汴水】_胡曾 | 唐代
  • 【咏史诗汴水】_胡曾 | 唐代 >> 【咏史诗汴水】_胡曾 | 唐代...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_杨廉 | 唐代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_杨廉 | 唐代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_杨廉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