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灯蛾】作者:叶宪祖 朝代:明代
[扑灯蛾]扑灯蛾原文
生:我猛然思去日。刚肠欲自裂。
若不用辛勤。只恐又遭前辙也。
从今志决。弃家乡不惮周折丑:官人。你。
要读书村庄静贴。又何须他州外郡苦离绝。
[扑灯蛾]诗词问答
问:扑灯蛾的作者是谁?答:叶宪祖
问:扑灯蛾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叶宪祖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宪祖
[扑灯蛾]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鸾鎞记 第十四出
[扑灯蛾]参考注释
[扑灯蛾]猛然
突然,忽然
猛然站起来
猛然大吼一声
[扑灯蛾]去日
指过去的日子
去日苦多
[扑灯蛾]刚肠
指刚直的气质。《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张铣 注:“刚肠,谓彊志也。”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清 秋瑾 《吊吴烈士樾》诗:“ 皖 中志士名 吴樾 ,百炼刚肠如火热。”
[扑灯蛾]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扑灯蛾]辛勤
勤劳而肯于吃苦
[扑灯蛾]前辙
(1).以前车轮压出的痕迹。喻以前的错误或教训。《南史·齐高帝诸子传下论》:“自 宋 受 晋 终, 马氏 遂为废姓, 齐 受 宋 禪, 刘 宗尽见诛夷, 梁武 革 齐 ,弗取前辙, 子恪 兄弟,并皆録用。” 明 徐渭 《奉答冯宗师书》:“如以为 魏公 既作法象章,又作圆三五章,则重复之病,不犯前辙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王》:“由是立改前辙,遂称贤淑。”
(2).喻指前人的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虽復道极数殫,终然相袭,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
[扑灯蛾]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扑灯蛾]家乡
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故乡
[扑灯蛾]周折
曲折,不顺利
几经周折
[扑灯蛾]官人
(1) 唐朝称当官的人,宋以后对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称
剑外官人冷, 关中驿使疎。—— 唐· 杜甫《逢唐兴与刘主簿弟》
女使锦儿叫道:[官人寻得我苦,却在这里!]——《水浒》七回
(2) 妻子称呼丈夫(多见于早期白话)
夜坐书院中研墨吮笔,凭纸长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续传灯录·张商英》
[扑灯蛾]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扑灯蛾]庄静
端庄淑静;庄重雅静。 宋 曾巩 《寿安县太君张氏墓志铭》:“夫人为人,仁厚庄静。” 清 顾炎武 《后土祠》诗序:“宫殿之巍峨,像设之庄静,香火之駢闐,未尝废也。” 蒋光慈 《与安娜》诗:“若说你对我有情罢,为甚你又这般庄静?”
[扑灯蛾]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扑灯蛾]外郡
京都以外的州郡。《陈书·高祖纪上》:“内难初静,诸侯出关,外郡传烽, 鲜卑 犯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终,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终,谓之待旦。”《宋史·食货志上三》:“ 王珪 奏曰:‘外郡用钱四十可致斗米於京师,今京师乏钱,反用钱百坐仓糴斗米,此极非计。’”
[扑灯蛾]离绝
分离隔绝
与世离绝
叶宪祖,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