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兄赴饶】作者:潘亥 朝代:宋代
[送兄赴饶]送兄赴饶原文
草堂荒芜未春暮,乳燕安巢雁北去。
回首蜃水桃始花,及至螺江柳飞絮。
江东绣衣真御史,闻者纷纷毛发起。
日长惟抱空甕眠,头白应怜故人子。
[送兄赴饶]诗词问答
问:送兄赴饶的作者是谁?答:潘亥
问:送兄赴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潘亥的名句有哪些?答:潘亥
[送兄赴饶]参考注释
[送兄赴饶]草堂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送兄赴饶]荒芜
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
由于缺乏劳力,大片土地荒芜着
[送兄赴饶]燕安
(1).安宁太平。《礼记·射义》“则燕则誉” 唐 孔颖达 疏:“‘则燕则誉’者;燕,安也。既君臣欢乐用是燕安而有声誉也。” 宋 苏轼 《德威堂铭》:“ 唐太宗 以干戈之事,尚能起 李靖 於既老,而 穆宗 、 文宗 以燕安之际,不能用 裴度 於未病。”
(2).安适满足。《礼记·乐记》“ 宋 音燕女溺志” 唐 孔颖达 疏:“燕女,谓己之妻妾,燕安而已。”
(3).引申为逸乐。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天族之贵,溺於燕安,往往自陷非法。” 明 方孝孺 《畏说》:“言焉而畏其背乎理也,居焉而畏其过於燕安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富川》:“承平日久,文武燕安,绸繆牖户之计不深,故捐躯狥国之志不决。”
(4).谓心神安定,屏除杂念。 宋 苏辙 《堂成》诗:“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
[送兄赴饶]雁北
指 山西省 北部 雁门关 以北内外 长城 之间的地区。 杨朔 《铁骑兵》三:“城里的 日本 兵大半调到 雁北 进行‘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 * 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 包头 ,‘扫荡’便停止了。”
[送兄赴饶]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送兄赴饶]及至
表示等到某种情况出现;直至
及至始皇。—— 汉· 贾谊《过秦论》
及至后世。——宋· 苏轼《教战守》
及至绵惙已极。——清· 袁枚《祭妹文》
及至中午轮船才开进长江三峡
[送兄赴饶]螺江
水名。也称 螺女江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西北。 宋 葛长庚 《寄三山彭鹤林》:“瞻彼 鹤林 ,在彼 长乐 嵩山 之上, 螺江 之角。” 清 纳兰性德 《凤皇台上忆 * ·除夕得梁汾闽中信因赋》词:“喜 螺江 双鲤,忽展新词。”
[送兄赴饶]飞絮
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送兄赴饶]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送兄赴饶]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南史·崔祖思传》:“ 东阿 妇以绣衣赐死, 王景兴 以折米见誚。” 元 萨都剌 《鹦鹉曲》:“ 双成 小立各宫样,绣衣乌帽 高将军 。”
(2).见“ 绣衣直指 ”。
[送兄赴饶]御史
(1)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送兄赴饶]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送兄赴饶]发起
(1) 倡议
这项工程由二十个单位发起
《英汉辞海》由十七位专家发起编写
(2) 发动
发起进攻
[送兄赴饶]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宋代,潘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