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御园即事·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夏日御园即事·其三原文
烟岫重重正蔚蓝,谁欤仁者惬心耽。
数声蝉韵耳根净,一缕檀烟鼻观参。
波浸月光偏泛潋,花承露气越馦馣。
敢因清宴渝初志,观象居常玩九三。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诗词问答
问:夏日御园即事·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夏日御园即事·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一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参考注释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烟岫
云雾缭绕的山峦。 南朝 梁 江淹 《草木颂·栟榈》:“烟岫相珍,云壑共寳。” 唐 张祜 《题道光上人山院》诗:“火田生白菌,烟岫老青衫。” 金 元好问 《岳祠斋宫夜宿》诗:“朅来石门道,烟岫接云岭。”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蔚蓝
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蔚蓝的天空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仁者
(1).有德行的人。《左传·定公四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论语·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墨子·节葬》:“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南史·孔灵符传》:“夫题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师》诗:“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2).有恩情的人。《礼记·丧服四制》:“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 郑玄 注:“仁,有恩者也。” 孔颖达 疏:“孝子居丧,性有仁恩则居丧思慕,可以观其知爱亲也,若不爱亲,则非仁恩也。”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大日经疏》卷四:“梵音尔儞,名为仁者。”《法华经·序品》:“四众龙神,瞻察仁者。”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惬心
称心;快意
天下莫不惬心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蝉韵
喻指蝉声。 唐 段文昌 《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诗:“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梨叶初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耳根
(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檀烟
檀香燃着所生之烟。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焰九光之莲炬,下照冥津;飘三素之檀烟,上闻真域。”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鼻观
鼻孔,也指嗅觉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月光
月亮的光线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泛潋
亦作“泛瀲”。1.浮游。《文选·郭璞<江赋>》:“或泛瀲於潮波,或混沦乎泥沙。” 李周翰 注:“泛瀲,水上游浮返覆貌。言此虫鱼之类或游浮波澜,混没於泥沙。”
(2).犹满溢。 宋 王禹偁 《送渤海吴倩序》:“樽酒汎瀲,琴絃疎越,好景若是,黯然相别。”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承露
(1).承接甘露。 汉 班固 《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晋 潘岳 《西征赋》:“擢仙掌以承露,干云汉而上至。”参见“ 承露盘 ”。
(2).即承露盘。
(3).帻巾,头巾。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清宴
见“ 清燕 ”。
见“ 清晏 ”。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初志
原来的志愿。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 唐 韩愈 《薛公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 郭沫若 《羽书集·致华南友人们》:“任何的残虐惨酷,都不足阻挠我们的初志。”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观象
(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易·繫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繫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
(2).观测天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观象云物,察应寒温。” 唐 杨炯 《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可以作观象之準绳,可以作谭天之楷式。”《隋唐演义》第二九回:“ 煬帝 携着 袁紫烟 ,同上臺去观象。”
(3).谓取法,效法。 晋 陆机 《文赋》:“俯貽则於来叶,仰观象於古人。”
[夏日御园即事·其三]常玩
(1).谓永远据有。《文选·左思<招隐诗>》:“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 李善 注:“言爵服之荣,理无常玩,时有好恶,随之屈伸。”
(2).指日常玩赏之物。
乾隆,夏日御园即事,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