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罗孟弼竹园】作者:张栻 朝代:宋代
[访罗孟弼竹园]访罗孟弼竹园原文
江梅独立荫颓墙,苔藓封枝色老苍。
手剪荆榛增叹息,眼中春意满三湘。
[访罗孟弼竹园]诗词问答
问:访罗孟弼竹园的作者是谁?答:张栻
问:访罗孟弼竹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栻的名句有哪些?答:张栻
[访罗孟弼竹园]参考注释
[访罗孟弼竹园]江梅
一种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元 张雨 《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 清 张锡祚 《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 沉尹默 《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访罗孟弼竹园]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访罗孟弼竹园]颓墙
倒塌的墙垣。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空山寒白骨,落日照頽墻。”
[访罗孟弼竹园]苔藓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访罗孟弼竹园]老苍
(1).鬓发灰白的老人。亦形容容颜苍老。 唐 杜甫 《壮游》诗:“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陈毅 《泗宿道中》诗:“相见问安好,老苍惊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她已找不到了自己的青春,可也并不老苍。”
(2).犹老练。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清 黄景仁 《三十夜怀梦殊》诗:“我病甘摇落,君才更老苍。”
(3).形容树木葱郁。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平畴蔚以穉緑,乔木森其老苍。”
[访罗孟弼竹园]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访罗孟弼竹园]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访罗孟弼竹园]中春
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林纾 《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
[访罗孟弼竹园]意满
心意满足,满意。 宋 叶适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高曾在堂,闔门骨肉百餘,君尚未壮,所以事上接下,已能无一不意满。” 明 李东阳 《<桃溪杂稿>序》:“先生蚤负絶识,虽古人诗鲜或意满,而自视亦甚严。”
[访罗孟弼竹园]三湘
(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 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宋代,张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