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闻回戈军】_韦庄 | 唐代

【闻回戈军】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闻回戈军]闻回戈军原文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闻回戈军]诗词问答

问:闻回戈军的作者是谁?答:韦庄
问:闻回戈军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闻回戈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韦庄的名句有哪些?答:韦庄

[闻回戈军]韦庄闻回戈军 书法图

【闻回戈军】_韦庄 | 唐代
闻回戈军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700-30

[闻回戈军]参考注释

[闻回戈军]上将

(1) 指地位高的将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 宛、 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2) [军衔]的一级。将官中的一级,低于大将,高于中将

[闻回戈军]鏖兵

大规模的激烈战争

赤壁鏖兵(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此打败曹操的军队)

[闻回戈军]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闻回戈军]巡幸

旧时帝王巡视各地

巡幸江南

[闻回戈军]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闻回戈军]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闻回戈军]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闻回戈军]控弦

(1).拉弓;持弓。《史记·匈奴列传》:“是时 汉 兵与 项羽 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 冒顿 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万。” 唐 崔元翰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饮羽连百中,控弦踰六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当 秦 汉 交兵之时,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控弦甲士百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 邦彦 至 金 , 金 人拒不纳。既旬餘,乃命引见,夹道皆控弦露刃之士, 邦彦 大怖,不能措一词而出。”

(2).借指士兵。 汉 贾谊 《新书·匈奴》:“窃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万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部落之民,控弦十万。” 唐 杨凝 《送客往夏州》诗:“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 清 屈大均 《幽州》诗:“控弦三十万,强半是 辽东 。”

,

【闻回戈军】_韦庄 | 唐代
  •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文明舞】_佚名 | 唐代
  •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文明舞】_佚名 | 唐代 >> 【郊庙歌辞。后唐宗庙乐舞辞。文明舞】_佚名 | 唐代...

    【闻回戈军】_韦庄 | 唐代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_张说 | 唐代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_张说 | 唐代 >>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_张说 | 唐代...

    【闻回戈军】_韦庄 | 唐代
  • 【胡无人】_李白 | 唐代
  • 【胡无人】_李白 | 唐代 >> 【胡无人】_李白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