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作者:赵长卿 朝代:宋代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原文
湖光乘雨碧连天。
绕堤映、草色芊芊。
舞风杨柳欲撕绵。
依依起翠烟。
还是春风客路,对花时、空负蝉娟。
暮寒楼阁碧云间。
罗袖成斑。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诗词问答
问: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的作者是谁?答:赵长卿
问: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长卿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赵长卿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 书法图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书法作品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参考注释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芊芊
(1) 草木茂盛的样子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2) 亦作[阡阡]、[仟仟]
(3) 碧绿色
仰视山巅,肃何芊芊。——《文选·宋玉·高唐赋》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翠烟
青烟;烟霭。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碧瀨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宋 秦观 《望海潮》词:“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孤篷入翠烟,住久波始定。”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还是
(1)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
(2) 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虑过,仍要
今天咱们还是装运木料
(3) 仍然,照样
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么年轻
(4) 提议[是否这样]之意
你还是带上雨衣为好
(5) 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你去,还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虽然嗓音嘶哑而聒耳,但她还是有着一股吸引人的热情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客路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空负
枉负;辜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若復不快饮,空负头上巾。”《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便是功名念热,勉强进来,也是空负八斗才名,枉吃一场辛苦。” 刘伯坚 《狱中月夜》诗:“空负梅关团圆月,囚门深锁窥不得。”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蝉娟
(1).蝉,通“ 嬋 ”。犹婵媛。情思牵萦。 唐 高适 《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2).蝉,通“ 嬋 ”。体态美好。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二:“流萤明灭夜悠悠, * 蝉娟不耐秋。”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云间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宋代,赵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