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月夜归】作者:施枢 朝代:宋代
[泛月夜归]泛月夜归原文
短艇冲寒泛浅沙,满溪明月浸芦花。
忽惊远岸灯光发,篱落肃疏一两家。
[泛月夜归]诗词问答
问:泛月夜归的作者是谁?答:施枢
问:泛月夜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施枢的名句有哪些?答:施枢
[泛月夜归]施枢泛月夜归 书法图
泛月夜归书法作品
[泛月夜归]参考注释
[泛月夜归]短艇
小船。 唐 罗邺 《流水》诗:“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羣。” 宋 陆游 《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词之三:“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閒采蓴。”
[泛月夜归]冲寒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泛月夜归]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泛月夜归]芦花
芦苇的白色花毛
[泛月夜归]灯光
灯的光度
灯光显得亮了些
[泛月夜归]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泛月夜归]肃疏
1.指草木萎缩稀疏。
[泛月夜归]一两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宋代,施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