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题叶石轩学僧寮】_胡仲弓 | 宋代

【题叶石轩学僧寮】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代

[题叶石轩学僧寮]题叶石轩学僧寮原文

静坐求心印,传经续祖灯。
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
芸叶熏檐蔔,枝辞剪葛藤。
自从骂师后,无放可参承。

[题叶石轩学僧寮]诗词问答

问:题叶石轩学僧寮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问:题叶石轩学僧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仲弓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仲弓

[题叶石轩学僧寮]参考注释

[题叶石轩学僧寮]心印

(1).佛教禅宗语。谓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坛经·顿渐品》:“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 唐 韩偓 《江岸闲步》诗:“立谈禪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 宋 王禹偁 《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折:“心印非遥,只在本来还照。回头早,认得胎胞儘,四大皆安好。”

(2).理学家借以指对圣人学说在心性上的领会。 明 王守仁 《<大学>问》:“此格致诚正之説,所以阐 尧 舜 之正传而为 孔氏 之心印也。”

(3).泛指内心有所领会。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而二美意皆属予,微露拒 程 之意, 程子 亦心印。”

(4).心心相印。 沉从文 《菜园》:“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

(5).拆字术。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

[题叶石轩学僧寮]传经

(1) 旧指传授儒家经典

(2) 传授经验

[题叶石轩学僧寮]在家僧

特指 宋 黄庭坚 。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宋 苏轼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宋 黄庭坚 《谢杨履道送银茄》诗之三:“ 戎州 夏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许尹 注:“《集福德三昧经》曰:‘若有菩萨作是三昧,虽在家,当説是人名为出家。’ 山谷 持律颇严,故自谓在家僧。”

[题叶石轩学僧寮]枝辞

无关要旨或浮华不实的言辞。也作[支词]

[题叶石轩学僧寮]葛藤

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题叶石轩学僧寮]自从

介词,表示过去的某段时间的起点

自从去年秋天到现在

[题叶石轩学僧寮]参承

参见侍候。 晋 王羲之 《明府帖》:“前从 洛 至此,未及就彼参承,愿夫子勿悒悒矣。”《南史·王纶之传》:“ 武帝 幸 琅邪城 , 纶之 与光禄大夫 全景文 等二十一人坐不参承,为有司奏免官。”《旧唐书·文苑传下·唐彦谦》:“时 杨守亮 镇 兴元 ,素闻其名, 彦谦 以本府参承。 守亮 见之,喜握手曰:‘闻尚书名久矣,邂逅於兹。’” 宋 曾巩 《到任谢职司诸官员状》:“尚阻参承,但深欣抃。”

,

  •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_孙应时 | 宋代
  •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_孙应时 | 宋代 >>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_孙应时 | 宋代...

  • 【句】_徐仲谋 | 宋代
  • 【句】_徐仲谋 | 宋代 >> 【句】_徐仲谋 | 宋代...

  • 【和韩子文五首】_曾协 | 宋代
  • 【和韩子文五首】_曾协 | 宋代 >> 【和韩子文五首】_曾协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