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见耕者】_乾隆 | 清代

【见耕者】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见耕者]见耕者原文

葆舆度兰衢,骀荡多春意。

土膏既脉起,兴锄举农事。

叱牛偶耕人,胼胝特勤勚。

夫岂有督课,所以谋终岁。

允惟土物爱,心臧毋巧伪。

端可验民风,不教驱卫骑。

劳力尔不辞,治人我常愧。

[见耕者]诗词问答

问:见耕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见耕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见耕者]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八

[见耕者]参考注释

[见耕者]骀荡

(1) 放荡

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庄子·天下》

(2) 使人舒畅的(多用来形容春天的景物)

安翔骀荡,以容阐缓。——马融《长笛赋》

春风骀荡

[见耕者]春意

(1) 春天的气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见耕者]土膏

(1).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国语·周语上》:“阳气俱蒸,土膏其动。”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元 胡南 《春日田园杂兴》诗:“水活土膏动,风微花气深。”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2).肥沃的土地。《汉书·东方朔传》:“故 酆 镐 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诗:“千亩土膏紫,万顷陂色縹。”

(3).鸦片。《清史稿·德宗纪二》:“命 柯逢时 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其餘如钱粮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开办。”

[见耕者]脉起

亦作“脉起”。脉发。《文选·张衡<东京赋>》:“及至农祥晨正,土膏脉起。” 张铣 注:“房屋正月中晨见南方,农之祥候也。是时土脉润起,可以耕也。” 唐 常衮 《中书门下贺雪表》:“重阴益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参见“ 脉发 ”。

[见耕者]农事

1.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 2.指村庄。

[见耕者]偶耕

两人并耕。《魏书·勿吉传》:“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 唐 贾岛 《别徐明府》诗:“百战餘荒野,千夫渐偶耕。”

[见耕者]胼胝

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

手足胼胝

[见耕者]勤勚

辛劳。 宋 王安石 《诏允观文殿学士富弼乞赴汝州避灾养疾》:“触热载驰,用忘勤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当时 仁宗 在御已四十年,而犹慎重勤勩若此。”《明史·秦逵传》:“帝念 逵 勤勩,詔有司復其家。”

[见耕者]督课

督察考核。《汉书·隽不疑传》:“逐捕盗贼,督课郡国。” 宋 曾巩 《陕西转运使制》:“夫使督课明而政事举,经画当而财用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梦》:“ 苏州 蒋古愚 学博,秉鐸 潁 上,督课诸子甚严。”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督课甚严,赏罚甚明。”

[见耕者]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见耕者]终岁

一年到头

终岁不闻丝竹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岁勤苦。——宋· 苏轼《教战守》

[见耕者]土物

(1).土地所产的物品。《书·酒诰》:“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 孔 传:“惟土地所生之物,皆爱惜之,则其心善。” 孙星衍 疏:“土物者,土所生之物,谓黍、稷。”

(2).本地的物产;某地特有的著名物产。《唐六典·户部尚书》“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凡天下十道,任土所出,而为贡赋之差” 唐 李林甫 注:“旧额贡献,多非土物,或本处不产而外处市供。”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卓契顺禅语》:“ 苏臺 定惠院 浄人 卓契顺 ,不远数千里,陟岭渡海,候无恙於 东坡 。 东坡 问:‘将甚么土物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张贡生 整肃衣冠,照着上司体统行个大礼。送了些土物候敬。”《红楼梦》第六七回:“他看见是他家乡的土物,不免对景伤情。”

[见耕者]巧伪

虚伪不实。《庄子·盗跖》:“此夫 鲁国 之巧伪人 孔丘 非邪?”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今 * 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见耕者]民风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民风淳朴

[见耕者]驱卫

驱赶守御。《周礼·秋官·掌戮》“刖者使守囿” 汉 郑玄 注:“断足驱衞禽兽,无急行。”

[见耕者]劳力

指耗费气力

这事儿不用你劳力

[见耕者]不辞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

不辞劳苦

[见耕者]治人

(1).统治他人。《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 宋 曾巩 《思政堂记》:“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 王闿运 《<老子注>序》:“观其词意,务欲胜民、久国、治人、用道。”

(2).指治理国家的人才。《荀子·君道》:“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宋 秦观 《任臣上》:“ 李石 当国,荐弟 福 可任治人,繇监察御史为户部侍郎。”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 【命疏浚六塘下游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命疏浚六塘下游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命疏浚六塘下游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龙井八咏·其七·神运石】_乾隆 | 清代
  • 【龙井八咏·其七·神运石】_乾隆 | 清代 >> 【龙井八咏·其七·神运石】_乾隆 | 清代...

  • 【廓尔喀所贡象马至京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廓尔喀所贡象马至京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廓尔喀所贡象马至京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