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报恩观】作者:仲并 朝代:宋代
[避暑报恩观]避暑报恩观原文
万家宫九陌车尘宫中,丹甍宫碧宫真人宫。
回廓小院略具体,清风爽气无能同。
殿檐密有杉松护,炎蒸纵酷来无从。
偶因谒客凌晨入,归迳往往侵昏钟。
道人坐稳知乐否,我生半世犹飘蓬。
茅檐与此异寒暑,分毫不透东南风。
[避暑报恩观]诗词问答
问:避暑报恩观的作者是谁?答:仲并
问:避暑报恩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仲并的名句有哪些?答:仲并
[避暑报恩观]仲并避暑报恩观 书法图
避暑报恩观书法作品
[避暑报恩观]参考注释
[避暑报恩观]九陌
(1). 汉 长安城 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 长安城 中八街,九陌。”
(2).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 唐 骆宾王 《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梁启超 《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
(3).指京城。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
(4).田间的道路。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5).痴呆。见“ 九百 ”。
[避暑报恩观]车尘
(1).车行扬起的尘埃。喻奔走的辛苦。 唐 温庭筠 《秋日》诗:“天籟思林岭,车尘倦都邑。” 清 顾彩 《梅花驿》诗:“马跡车尘暗陌头,遥看古驛入南州。”
(2).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唐 罗隐 《偶兴》诗:“逐队随行二十春, 曲江 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宋 苏轼 《与颍州运使刘昱启》:“暂屈外臺之寄,一苏右辅之民。日望车尘,按临封部。”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四:“匍匐车尘下,腰间玉鹿卢。”
[避暑报恩观]丹甍
朱红的屋脊。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结架非丹甍,籍田资宿莽。”
[避暑报恩观]真人
(1) 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但决非真人
(2)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称号
[避暑报恩观]小院
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避暑报恩观]具体
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
说得很具体
具体计划
[避暑报恩观]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避暑报恩观]无能
毫无能力
腐败无能
[避暑报恩观]杉松
(1).杉树与松树。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 长白山 及 吉林 山区,为 东北 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避暑报恩观]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避暑报恩观]无从
指做某件事没有办法或找不到头绪
问题复杂,无从入手
[避暑报恩观]凌晨
(1) 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2) 天快亮的时候
七月三日凌晨
[避暑报恩观]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避暑报恩观]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避暑报恩观]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避暑报恩观]半世
人生的一半
[避暑报恩观]飘蓬
随风飘荡的飞蓬,比喻漂泊或漂泊的人
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杜甫《铁堂峡》
身世飘蓬
[避暑报恩观]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避暑报恩观]寒暑
(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避暑报恩观]毫不
全不
毫不奇怪
毫不介意
[避暑报恩观]东南风
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北方向。
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北运行时,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空气运行偏向于气压梯度力的左方,形成东南风,即东南信风。
词条编辑者:水渠大军
仲并,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