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贴子东宫五首】作者:真德秀 朝代:宋代
[春贴子东宫五首]春贴子东宫五首原文
薄薄觚棱融融甲观风。
晴光挟和气,先到少阳宫。
[春贴子东宫五首]诗词问答
问:春贴子东宫五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德秀
问:春贴子东宫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德秀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德秀
[春贴子东宫五首]参考注释
[春贴子东宫五首]薄薄
(1).犹稍稍;略微。《西湖佳话·白堤政迹》:“我既在此,做了一场刺史,又薄薄负些才名,今奉旨内转,便突然而去,岂不令山水笑我无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那委员听见他这么説,也就顺水推船,薄薄的责了他的底下人几下就算了。”
(2).广大貌。《荀子·荣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杨倞 注:“薄薄谓旁薄广大之貌。”
(3).车疾驰声。《诗·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孔颖达 疏:“驱驰其马,使之疾行,其车之声薄薄然。”
[春贴子东宫五首]觚棱
亦作“ 觚棱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 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 。”参见“ 柧棱 ”。
(2).借指京城。 宋 秦观 《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3).借指故国。 梁启超 《游箱 * 温泉作》诗:“忽起觚棱思,乡心到 玉关 。”
(4).棱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时河冰方结,觚稜如锋刃。”
(5).比喻言行方正刚烈。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时危明且晦,未可太觚稜。”
见“ 觚稜 ”。
[春贴子东宫五首]融融
(1) 形容和乐愉快的样子
四世同堂,一派融融
(2) 暖的或表明是暖的,尤指暖到一种温和舒适的程度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明亮的样子
[春贴子东宫五首]甲观
(1). 汉 代楼观名。犹言第一观。为皇太子所居。后泛指太 * 。《汉书·成帝纪》:“ 元帝 在太 * 生 甲观 画堂 ,为世嫡皇孙。”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 甲观 ,观名……《三辅黄图》云太 * 有 甲观 。’甲者,甲乙丙丁之次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文词高於 甲观 ,楷模盛於 漳 滨。”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储宫》:“高禖诞圣, 甲观 昇灵。” 宋 苏轼 《春贴子词·皇太妃阁之二》:“ 甲观 开千柱,飞楼擢九层。”
(2).借指藏书之馆。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仪轩 富於收藏,实自以此为甲观也。”
[春贴子东宫五首]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緑苹。”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达夫 《采石矶》:“呆着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笔来伏下身去,在诗的前面填了‘秋夜’两字,作了诗题。”
[春贴子东宫五首]和气
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春贴子东宫五首]少阳
(1).东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宋代,真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