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圣俞】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寄圣俞]寄圣俞原文
平沙漫飞雪,行旅断浮桥。
坐觉山陂阻,空嗟音信遥。
穷阴变寒律,急节惨惊飚。
野霁云犹积,河长冰未销。
山阳人半在,洛社客无聊。
寄问陶彭泽,篮与谁见邀。
[寄圣俞]诗词问答
问:寄圣俞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寄圣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
[寄圣俞]参考注释
[寄圣俞]平沙
(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寄圣俞]行旅
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远近开通行旅,士农工商照旧生业。——《石点头》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梁惠王上》
[寄圣俞]浮桥
桥面由平底船支承的桥
[寄圣俞]山陂
(1).山坡。 汉 张衡 《思玄赋》:“痛火正之无怀兮,託山陂以孤魂。” 宋 张耒 《岁暮书事》诗:“牛羊已归去,残照满山陂。”
(2).泛指山和水。《文选·古诗<冉冉孤生竹>》:“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吕向 注:“陂,水也。”
(3).山间水池;水岸。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诗:“凄风披田原,横污溢山陂。” 宋 陈与义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诗:“莽莽苍波兼宿雾,纷纷白鷺落山陂。”
[寄圣俞]音信
信息;书信;消息
他走后杳无音信
[寄圣俞]穷阴
(1).指冬尽年终之时。《文选·鲍照<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 李善 注:“《礼记》曰:‘季冬之月,日穷於次。’《神农本草经》曰:‘秋冬为阴。’” 唐 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2).指极其阴沉的天气。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洌海隅,积雪没脛,坚冰在鬚。” 唐 孟浩然 《赴京途中遇雪》诗:“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寄圣俞]寒律
指冬令。 唐 翁洮 《冬》诗:“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 宋 欧阳修 《寄圣俞》诗:“穷阴变寒律,急节惨惊飈。”
[寄圣俞]急节
(1).急速的乐曲节奏。《文选·傅毅<舞赋>》:“及至迴身还入,迫於急节。” 李善 注:“逼迫於曲之急节也。”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繁音急节十二徧,跳珠撼玉何鏗錚。”
(2).指声调急促。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3).谓急速迁移。《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吕延济 注:“急节,谓迁移速也。”
(4).指急速而过的时节。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二:“急节谢流水,羈心摇悬崖。”
(5).指急变的时令。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曰若先生,逢辰之缺,温风怠时,飞霜急节。”《南史·袁彖传》:“夫迅寒急节,乃见松筠之操;危机迥构,方识贞孤之风。”
(6).犹匆促;急忙。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则见他无发付氲氲恶气,急节里不能勾步步相随。”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偶见》:“他三回自语,一顾倾人。急节中间,难以相近。”
[寄圣俞]霁云
雨后的云彩。 宋 张先 《芳草渡》词:“山明日远霽云披,溪上月,堂下水,併春暉。”
[寄圣俞]山阳
山坡向阳的一面;山的南侧
[寄圣俞]社客
燕的别名。燕子为候鸟, 江 南一带每年以春社来,秋社去,故有此名。 宋 周邦彦 《应天长》词:“梁间燕,前社客。”
[寄圣俞]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寄圣俞]彭泽
(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
(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宋代,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