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早秋感怀】_张耒 | 宋代

【早秋感怀】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早秋感怀]早秋感怀原文

一行为吏百事废,幸此村州终日闲。
莫疑虎兕率旷野,正见虎豹守天关。
栊帘昼静燕已去,陂泽风高雁欲还。
老见功名真戏事,恼人何苦鬓毛斑。

[早秋感怀]诗词问答

问:早秋感怀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早秋感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

[早秋感怀]参考注释

[早秋感怀]行为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早秋感怀]百事

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早秋感怀]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早秋感怀]虎兕

虎与犀牛。比喻凶恶 * 的人。《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 汉 王逸 《九思·逢尤》:“虎兕争兮於廷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 董宋臣 巨姦宄也,乃优纵之,以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明史·王德完传》:“今出虎兕以噬羣黎,纵盗贼而吞赤子,幽愤沉结,叩诉无从。”

[早秋感怀]旷野

空旷辽阔的原野

[早秋感怀]正见

(1).佛教语。八正道之一。意为具有“四諦”理的见解,亦即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 唐 澄观 《华严经纲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深嘵正见,玅识来果。”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用正见,观真理,莫出于《观音普贤菩萨法行经》。”

(2).正确的见解。 郭沫若 《沸羹集·<历史·史剧·现实>》:“应该写成好还是坏,你再要拿出正见来,然后才能下出一个‘不妥’。”

[早秋感怀]虎豹

(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早秋感怀]守天

谓观测天文现象。《荀子·天论》:“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早秋感怀]已去

表示从现在起到将来的时间。[已]同[以]。可译成[以后]

从此已去。——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早秋感怀]泽风

谓下雨刮风。《文选·谢庄<月赋>》:“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李善 注:“月之从星,则以风以雨。 孔安国 《尚书传》曰:‘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然泽则雨也。”

[早秋感怀]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早秋感怀]恼人

使人烦恼

这里 * 天天下雨,真恼人

[早秋感怀]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早秋感怀]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

  • 【次韵和酬】_杨蟠 | 宋代
  • 【次韵和酬】_杨蟠 | 宋代 >> 【次韵和酬】_杨蟠 | 宋代...

  • 【邃隐堂】_梅尧臣 | 宋代
  • 【邃隐堂】_梅尧臣 | 宋代 >> 【邃隐堂】_梅尧臣 | 宋代...

  • 【哀江南】_宋祁 | 宋代
  • 【哀江南】_宋祁 | 宋代 >> 【哀江南】_宋祁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