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儿】作者:吴伟业 朝代:清代
[临顿儿]临顿儿原文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临顿儿]诗词问答
问:临顿儿的作者是谁?答:吴伟业
问:临顿儿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临顿儿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吴伟业的名句有哪些?答:吴伟业
[临顿儿]参考注释
[临顿儿]家儿
(1).子弟。《后汉书·马援传》:“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李贤 注:“长者家儿谓权要子弟等。”
(2).特指肖似其父的儿子。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牙,称其家儿也。”
[临顿儿]生小
犹自小;幼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唐 元稹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生小下俚住,不曾州县门。” 张焘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阿儂生小 西湖 住,憔悴天涯到处家。”
[临顿儿]白皙
白净;白而干净的; 白里透红的
[临顿儿]阿爷
(1).父亲。古乐府《木兰诗》:“阿爷无大儿, 木兰 无长兄。”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三:“阿爷恶见伊,阿孃嫌不悦。”《儒林外史》第九回:“ 邹三 走去叫道:‘阿爷,三少老爷、四少老爷在此。’” 丁以布 《题吹万伤昙录》诗:“最难忘是弥留顷,目注阿耶噤不声。”
(2).主人。《隋书·五行志下》:“ 开皇 末, 渭南 有人寄宿他舍,夜中闻二豕对语。其一曰:‘岁将尽,阿耶明日杀我供岁。何处避之?’一答曰:‘可向水北姊家。’因相随而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嘉兴 许应逵 为 东平 守,甚有循政,而为同事所中,得论调去,吏民哭泣不絶。 许君 晚至逆旅,谓其僕曰:‘为吏无所有,只落得百姓几眼泪耳。’僕嘆曰:‘阿爷囊中不着一钱,好将眼泪包去,作人事送亲友。’ 许 为一拊掌。”
(3).祖父。《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2期:“不能让阿奶他们知道我们在卖东西,阿奶阿爷要生气的。”
[临顿儿]负官
(1).谓身负官职。 南朝 齐 谢朓 曹丞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联句:“沉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
(2).有失官守;失职。 宋 洪适 《台州添差通判厅壁记》:“贪残放手,漫不孰何,曰:‘……太守职也,吾何干?’夫是之谓负官。”
[临顿儿]弃置
扔在一边,废弃
一个弃置的香烟盒
[临顿儿]仓卒
亦作“ 仓猝 ”。1.匆忙急迫。《汉书·王嘉传》:“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临事仓卒迺求,非所以明朝廷也。” 汉 王充 《论衡·逢遇》:“仓猝之业,须臾之名。”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取而自铸,遂致怨咨,以为破坏两州,事起仓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个事不比别样的事,仓卒不得。”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如何俳语笑仓猝, 潁 滨一老犹相詆。” 巴金 《家》二八:“他仓卒间抓住一块木片飘浮在水上。”
(2).非常事变。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遭巫蛊仓卒之难。”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岂知秋禾登,贫窶有仓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平东将军 蔡祐 下马步鬭,左右劝乘马以备仓猝。”
[临顿儿]谁家
(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
(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真人与书中人),也没有听说有谁家向作者提出抗议,或是起诉。”
(3).何处。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张元干 《石州慢》词:“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谁家。”
(4).怎样。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年少病多应为酒,谁家将息过今春。” 宋 张炎 《数花风·别义兴诸友》词:“好游人老,秋鬢芦花共色。征衣犹恋去年客。古道依然黄叶,谁家萧瑟!”
(5).怎能。 唐 韩愈 《杏园送张彻侍御归使》诗:“归来身已病,相见眼还明。更遣将诗酒,谁家逐后生。” 宋 吴文英 《瑞龙吟·送梅津》词:“ 西湖 到日,重见梅鈿皱。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为什么。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一:“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双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带月锄花,童子谁家,贪看 西湖 ,懒诵《南华》。”
(7).甚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生:适来听得一派乐声,不知谁家调弄?众:《烛影摇红》。” 钱南扬 校注:“谁家调弄,犹云‘甚么曲调’。” 宋 张炎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词:“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分晓?”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甚么东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云]谁家一个黄口孺子,焉敢駡我?”参见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谁家》。
[临顿儿]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临顿儿]广陌
(1).大路。 晋 陶潜 《咏荆轲》诗:“素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唐 沉佺期 《临高台》诗:“高臺临广陌,车马纷相续。” 明 陈子龙 《春郊》诗:“轻罗吹广陌,和风袭芳洲。”
(2).犹巨万。形容数目很大。陌“百”的借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真个是家貲鉅万,产业广陌,有鸦飞不过的田地,扛抬不动的金银山。”陌,一本作“ 延 ”。
[临顿儿]好住
行人临去时慰嘱居留者之词,犹言安居保重。《南史·任忠传》:“ 忠 驰入臺,见 后主 ,言败状,曰:‘官好住,无所用力。’” 唐 元稹 《酬乐天醉别》诗:“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好住 乐天 休悵望,匹如元不到京来。”《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子胥 别姊称:‘好住!不须啼哭泪千行。’” 宋 范成大 《天平先陇道中时将赴新安掾》诗:“好住邻翁各安健,归来相访説情真。”
[临顿儿]无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年幼无知
[临顿儿]去时
结束
三月来时如猛狮,去时如羊羔
[临顿儿]怜惜
见[怜悯]
[临顿儿]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临顿儿]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临顿儿]离亲
(1).谓与亲属相分离。《国语·周语中》:“是皆外利离亲者也。” 韦昭 注:“外利,行淫辟,求利于外,不能亲亲,以亡其国。” 明 方孝孺 《答林嘉猷书》:“吾所以离亲去乡,食釜庾之禄于数千里之外,而弗戚戚以思,伈伈以愁,以得吾子故也。”
(2).离间亲属关系。《庄子·渔父》:“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 成玄英 疏:“人有亲情交故,輒欲离而析之,斯贼害也。”
[临顿儿]绝技
独一无二、超群的技艺;极高的技艺;别人很难学会的技艺
西人绝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以李伶为绝技。——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身怀绝技
[临顿儿]侯王
泛指诸侯。《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史记·项羽本纪》:“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晋 陆机 《五等论》:“ 汉 矫 秦 枉,大启侯王,境土踰溢,不遵旧典。”
[临顿儿]宠异
指帝王给以特殊的尊崇或宠爱。《汉书·叙传上》:“ 班侍中 本大将军所举,宜宠异之。”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上至庙,见神櫜鞬俯伏庭东南大柏树下……自书制碑文以宠异之。”《明史·袁义传》:“尝入朝,帝厚加慰劳。以其老,命医为染鬚鬢,俾还任以威远人,且特赐银印宠异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 陶仲文 既荷宠异,常入直 万寿宫 ,时於便殿赐坐赐食,从容谈论。”
[临顿儿]施恩
给予帮助或好处。也说[施惠]
施恩于人而不图报
[临顿儿]高堂
(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临顿儿]红氍毹
红色的毛织地毯。 宋 毛滂 《调笑令·美人赋》词序诗:“上宫烟娥笑迎客,绣屏六曲红氍毹。” 秦牧 《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临顿儿]华灯
(1) 灯光
华灯初上
(2) 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临顿儿]瑶席
(1).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瑶席降神,朱弦饗帝。”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诗:“初无瑶席椒浆奠,空望灵旗鹤驾来。”
(2).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象牀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明 刘炳 《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诗:“忆我同袍人,何繇共瑶席。”
(3).指珍美的酒宴。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诗:“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琐闈。”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啽呓集》:“满堂诗酒皆词客,夺锦挥毫在瑶席。” 明 王洪 《观灯赋》:“举霞觴,肆瑶席。”
[临顿儿]紫檀
木名。常绿乔木,木材坚实,紫红色,可做贵重家具、乐器或美术品。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紫旃木,出 扶南 ,色紫,亦谓之紫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故 贞观 、 开元 中,内府图书,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紫罗褾织成带,以为官画之褾。”《红楼梦》第三回:“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
[临顿儿]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临顿儿]文锦
文彩斑烂的织锦。《汉书·货殖传序》:“富者土木被文锦,犬马餘肉粟。”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是犹用文锦覆陷阱也。”《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楚威王 闻 庄生 之贤,遣使持黄金百鎰、文锦千端、安车駟马,聘为上相。”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给来妙服裁文锦,赏就新诗赐饼金。”
[临顿儿]珍珠
在几种软体动物中,由于在套膜里面或下面层层真珠质围绕不附着于外壳的外来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结物,具有各种形状,但最典型的是圆形,呈现各种颜色,但通常是白色或浅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泽,可做装饰或入药
[临顿儿]瑟瑟
(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临顿儿]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临顿儿]狼藉
(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后汉书·张酺传》
满目狼藉
杯盘狼藉
(2) 也作[狼籍]
[临顿儿]贫家
(1).穷人家。《墨子·贵义》:“ 卫 ,小国也。处於 齐 晋 之间,犹贫家之处於富家之间也。”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一:“艰危门户要人持,孝出贫家谚有之。”
(2).谦称自己的家。 唐 刘长卿 《酬李穆见寄》诗:“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宋 刘克庄 《四和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到贫家。”《水浒传》第七二回:“﹝虔婆﹞便道:‘今日上元佳节,我子母们却待家筵数杯,若是员外不弃,肯到贫家少敍片时。’”
(3).使家贫穷。《后汉书·陈蕃传》:“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
[临顿儿]邂逅
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
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
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临顿儿]抛掷
(1) 投,扔
抛掷硬币
(2) 夯丢弃;弃置
什么顾虑都抛掷脑后
[临顿儿]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临顿儿]驱使
(1) 迫使;使唤
不堪驱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不堪母驱使。
供驱使
(2) 推动
为好奇心所驱使
(3) 差遣;派用
年在方刚,适可驱使
[临顿儿]两口
指夫妇二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登程,坐车儿归舍;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既然没处投奔,你老夫妻两口,只住在我身边。”《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两口儿打扮出来,先请 牛老 在上,磕下头去。”如: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
[临顿儿]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临顿儿]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临顿儿]欢乐
快乐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个欢乐的夜晚
[临顿儿]他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临顿儿]骨肉
(1) 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2) 骨和肉
(3) 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吴伟业,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