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作者:金履祥 朝代:宋代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原文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
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诗词问答
问: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的作者是谁?答:金履祥
问: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金履祥的名句有哪些?答:金履祥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金履祥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书法图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书法作品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参考注释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迢迢
(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宋代,金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