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_苏辙 | 宋代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原文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诗词问答

问: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参考注释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蒙恩

受恩惠。《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平定天下,海内蒙恩。”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右臣蒙恩除尚书兵部侍郎。”《水浒传》第二十回:“小弟便是 晁保正 庄上曾拜识尊颜,蒙恩救了性命的赤髮鬼 刘唐 便是。”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自宣

表达自己的情意。 汉 繁钦 《与魏太子书》:“近屡奉牋,不足自宣。”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临表悲惧,言不自宣。” 唐 韩愈 《闵己赋》:“独閔閔其曷已兮,凭文章以自宣。” 明 何景明 《种麻编》诗:“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家兄

对人谦称自己的哥哥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钱塘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老兄

(1)

(2) 对兄的尊称

(3) 男性相互间的尊称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吴中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迫于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

迫于贫困,不得不住在别人家里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久留

长久逗留;长期淹留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上天

(1) 进入天空,进入太空

飞机早已上天多时

(2) 婉辞,指人死亡

(3) 古时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

上天有眼

(4) 天空;天上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辩才

善于辩论的才能

颇有辩才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相好

(1) 关系亲密,感情好

(2) 亲密的朋友

此银也是我相好借来的,并无利息。——《七侠五义》

(3) 恋爱(多指不正当的)

(4) 旧时对狎客称与之过从密切的妓女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小诗

短诗。 唐 杜甫 《存殁口号》诗之一:“ 席谦 不见近弹棋, 毕曜 仍传旧小诗。”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下》:“ 陈思 《煮豆》,虽七步而成,第小诗耳,不足尽所长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东吴

(1).指 三国 时 吴国 。因其地处 江 东,故名。《文选·左思<咏史>之一》:“长啸激清风,志若无 东吴 。” 李善 注:“ 东吴 ,谓 孙 氏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休忧虑,料堂堂庙謨,看瞬息间指挥谈笑灭 东吴 。”

(2).泛指古 吴 地。大约相当于现在 江苏 、 浙江 两省东部地区。《晋书·食货志》:“ 东吴 有齿角之饶, 西蜀 有丹砂之富。” 唐 杜甫 《绝句》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宋 陆游 《鹧鸪天·送叶梦锡》词:“家住 东吴 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太平天囯 叶春森 《建天京于金陵论》:“﹝ 金陵 ﹞包 东吴 而连 北越 ,得其人主之,出可以战,处可以守。”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遗墨

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无处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

(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

(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这样的苦闷却又无处可以告说。”

(2).无一处,没有任何地方。 唐 方干 《送孙百篇游天台》诗:“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漫山遍野,无处不到,并无一些下落。”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俗缘

佛教以因缘解释人事,因称尘世之事为俗缘。 唐 许浑 《记梦》诗:“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宋 司马光 《寄清逸魏处士》诗:“徒嗟俗缘重,端使素心违。”《红楼梦》第一二○回:“ 宝玉 未及回言,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 宝玉 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深重

(1) 程度深

灾难深重

这场罪恶的叛乱给牧民带来多么深重的灾难呀!——《夜明星》

(2) (感情)深厚

有不少老同志感情深重地说:自从上了井岗山, 毛主席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一步…如今,却要亲自去 重庆和 * 谈判!——《挥手之间》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道心

(1).指天理,义理。《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蔡沉 集传:“心者,人之知觉,主於中而应於外者也。指其发於形气者而言,则谓之人心,指其发於义理者而言,则谓之道心。”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道心者,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见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 冯友兰 等注:“ 宋 儒认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险的。”

(2).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汉 王充 《论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空言虚语,难得道心,人犹不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爰自 风 姓,暨於 孔氏 ,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陆侃如 注:“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应该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3).佛教语。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释道温》:“义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测。”《坛经·般若品》:“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西游记》第一回:“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臂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凝碧

浓绿。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韵磬叩凝碧,鏘鏘彻巖幽。”《云笈七籤》卷七五:“其色凝碧,洞彻清明。”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无风

(1).没有风。 唐 韩愈 《南山诗》:“无风自飃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薇衔》:“按 酈道元 《水经注》云: 魏兴 锡山 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自摇。则吴风亦作无风。”参见“ 无风独摇草 ”。

(3).气象学上指零级风。风速每小时小于1公里,烟直上。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天竺

我国古代称印度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望断

遥望直至看不见

望断南飞雁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山龙

(1).指古代衮服或旌旗上的山、龙图案。《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孔 传:“画三辰、山龙、华虫於衣服、旌旗。” 唐 柳宗元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诗序》:“琅乎璆璜衝牙之响发焉,煌乎山龙华虫之采列焉。” 明 唐顺之 《送孔上公助祭太学归阙里时赐衮衣一袭》诗:“新袞山龙炫,餘堂金石鸣。”

(2).借指绣有山、龙图案的袞服。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是故士服黼,大夫黻,诸侯火,天子山龙。”《晋书·舆服志》:“王公衣山龙以下九章,卿衣华虫以下九章。”

,

  • 【凤凰台二首】_黎廷瑞 | 宋代
  • 【凤凰台二首】_黎廷瑞 | 宋代 >> 【凤凰台二首】_黎廷瑞 | 宋代...

  • 【癸巳元日年六十七】_方回 | 宋代
  • 【癸巳元日年六十七】_方回 | 宋代 >> 【癸巳元日年六十七】_方回 | 宋代...

  •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_刘克庄 | 宋代
  •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_刘克庄 | 宋代 >>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_刘克庄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