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偈颂十八首】_释如净 | 宋代

【偈颂十八首】作者:释如净 朝代:宋代

[偈颂十八首]偈颂十八首原文

坐断维摩方丈,发露阎罗地狱。
千古万古黑漫,剑树刀山转辘。

[偈颂十八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如净
问:偈颂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如净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如净

[偈颂十八首]释如净偈颂十八首 书法图

【偈颂十八首】_释如净 | 宋代
偈颂十八首书法作品

[偈颂十八首]参考注释

[偈颂十八首]坐断

占据;把住。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宋 刘过 《题润州多景楼》诗:“ 金山 焦山 相对起,挹尽东流 大江 水。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 淮南 数千里。”

[偈颂十八首]维摩

(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偈颂十八首]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偈颂十八首]发露

(1).显示;流露。 汉 王粲 《神女赋》:“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南史·焦度传》:“ 度 於城楼上肆言駡辱 攸之 ,至自发露形体秽辱之,故 攸之 怒,改计攻城。”《朱子语类》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二:“凡人之学,有之必欲发露,故以能默为难。” 鲁迅 《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 袁世凯 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

(2).揭露。《后汉书·陈忠传》:“是以盗发之家,不敢申告,邻舍比里,共相压迮,或出私财,以偿所亡。其大章著不可掩者,乃肯发露。” 宋 范仲淹 《再奏雪张亢》:“其 张亢 所奏二事,若未有发露,乃是自首。” 鲁迅 《华盖集·通讯二》:“要救正这些,也只好先行发露各样的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具来。”

(3).指被揭露。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夫 魏忠贤 者……至 崇禎 初年,罪状发露,押往祖陵,潜行自尽,磔尸 河閒 。”

[偈颂十八首]阎罗

(1) 地狱之王。梵语 Yamarāja音译[阎魔罗阇]的简称。义译为平等王,或译为缚,即缚罪人之义

(2) 旧时比喻刚正、不畏权势的执法官

(3) 比喻极凶恶的人

[偈颂十八首]地狱

(1) 某些宗教的说法,指人死后灵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对

(2)

(3) 比喻受苦受难的地方

(4) 黑暗、喧闹、混乱和坏人无法无天的地方

[偈颂十八首]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偈颂十八首]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偈颂十八首]剑树刀山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

【偈颂十八首】_释如净 | 宋代
  • 【年逾古希须发并白惟眉玄如初】_艾性夫 | 宋代
  • 【年逾古希须发并白惟眉玄如初】_艾性夫 | 宋代 >> 【年逾古希须发并白惟眉玄如初】_艾性夫 | 宋代...

    【偈颂十八首】_释如净 | 宋代
  • 【英宗皇帝词二首】_曾巩 | 宋代
  • 【英宗皇帝词二首】_曾巩 | 宋代 >> 【英宗皇帝词二首】_曾巩 | 宋代...

    【偈颂十八首】_释如净 | 宋代
  • 【送汪时法归金华】_吕祖俭 | 宋代
  • 【送汪时法归金华】_吕祖俭 | 宋代 >> 【送汪时法归金华】_吕祖俭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