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二首·其一】作者:任伯雨 朝代:宋代
[感古二首·其一]感古二首·其一原文
一言借谕资钟会,意在张华亦已深。
大抵知言由养气,可怜晋武有蓬心。
[感古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感古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任伯雨
问:感古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感古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任伯雨的名句有哪些?答:任伯雨
[感古二首·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感古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感古二首·其一]一言
(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 * 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
(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孙炳华 《重赏之下》三:“ 林启达 每天都要到车间转转,到机床边上看看,一言不发,看一会就走。”
(3).谓陈述一次。《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语·屈节解》:“遽发所爱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单父 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
(4).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上》:“今 鲁国 之羣臣以千百数,一言於 季氏 之私。”
[感古二首·其一]大抵
大概;大致
[感古二首·其一]知言
(1).有见识的话。《左传·襄公十四年》:“ 秦伯 问於 士鞅 曰:‘ 晋 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 欒氏 乎?’ 秦伯 曰:‘以其汰乎?’对曰:‘然, 欒黶 汰虐已甚,犹可以免,其在 盈 乎。’…… 秦伯 以为知言。”《新唐书·朱敬则传》:“ 敬则 以为 秦 汉 世礼义陵迟,不可復用 周 制封诸侯,著论明之,儒者以为知言。”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离开 陶潜 , 曹先生 的话,也不算完全的知言。”
(2).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夫乐道人之善以劝其归者,乃吾之心也。谓我为邑长於斯而媚夫人云者,不知言者也。”
(3).知音。《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 潁川 ,吾常谓之知言。” 李善 注:“愜其素志,故谓知言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三:“千古知言 汉武帝 ,人难再得始为佳。”
[感古二首·其一]养气
(1) 培养品德;涵养意志
(2) 儒家指修养心中的正气;道家指炼气。即培养先天的元气
[感古二首·其一]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感古二首·其一]蓬心
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
任伯雨,宋代,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