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作者:汪新 朝代:清代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原文
春愁无计遣,况复雨兼风。
薄雾凝高阁,寒云没断鸿。
蒲1一1团同白足,箬笠愧渔翁。
句引离乡思,更残滴沥中。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诗词问答
问: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的作者是谁?答:汪新
问: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汪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汪新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参考注释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春愁
春日的愁绪。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 张祜 《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陆游 《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薄雾
淡薄的雾气;霾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寒云
寒天的云。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谁知早作西行讖,老木寒云 秀野亭 。”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断鸿
(1).失群的孤雁。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背櫪嘶班马,分洲叫断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瓦缶冰花》:“次日又成寒林满缶,水村、竹屋,断鸿翘鷺,宛如图画远近景者。” 清 曹寅 《禁中见月感赋》:“香凝画省眠饥凤,梦隔寒云数断鸿。”
(2).比喻零散的诗篇。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十七:“ 笠云 诗学 黄双井 ,老骨秋筋絶可怜。一集梁园 秋草 后,断鸿零雁仗谁传。”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白足
(1).指白足和尚。 唐 李白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 吴 风 谢安 屐,白足傲履韈。”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慇懃礼白足,吾为 泰山 溜。” 明 袁宏道 《别黄道元信笔题扇上》诗:“乞饭随白足,佣经皈大圣。” 清 孙枝蔚 《胜音上人持张虞山书见访兼示与淮上诸子唱和》:“谢客常晏坐,观心颇自如。白足忽到门,手持老友书。”参见“ 白足和尚 ”。
(2).赤足;光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袴,遽就著之,白足奔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莱阳生 ﹞因过叩 朱氏 之门, 朱 白足出逆。”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箬笠
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许杰 《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渔翁
老渔人。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 李俊 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六:“网畔一渔翁,閒取黄烟吸。”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句引
引诱。 元 贡师泰 《偶成》诗:“无端一树樱桃熟,句引鶯声到枕边。”句,一本作“ 勾 ”。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乡思
对故乡的思念。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诗之二:“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明 杜濬 《游山前后作》诗:“客程看 铁瓮 ,乡思岂 金陵 。” 羊翚 《瘿》:“雨淅淅沥沥地越下越大了--这唤起乡思的 巴山 夜雨啊!”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滴沥
雨水下滴的声音
汪新,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