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史】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读宋史]读宋史原文
则平辅艺祖,创业定九州。
阖户读论语,临政决如流。
惟是持纲要,不以枝叶求。
厅中置大瓮,簿书一以投。
满即焚通衢,无稽时为休。
后来孰称贤,太初平阳俦。
水旱常入告,几先见事周。
然于陈利■,报罢多无留。
二公岂拒言,恶人攻已尤。
仗马喻百官,千载徒贻羞。
伊尹志有无,毫釐千里殊。
君相更异势,达聪迩言收。
用中有权衡,槩绝非良谋。
[读宋史]诗词问答
问:读宋史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读宋史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读宋史]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八
2. 去声
[读宋史]参考注释
[读宋史]艺祖
亦作“萟祖”。有文德之祖。《书·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 孔 传:“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 文祖 之庙。艺,文也。” 孔颖达 疏:“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蓺为文也。”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濬源。” 宋 沉遘 《五言陈桥驿》诗:“萟祖昔臣 周 , 周 德久已衰。”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艺祖》:“人知 宋 人称太祖为艺祖,不知前代亦皆称其太祖为艺祖……然则﹝艺祖﹞是歷代太祖之通称也。”
[读宋史]创业
亦作“剙业”。开创基业。 汉 张衡 《西京赋》:“ 高祖 创业,继体承基。”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或难于剏业而资为声援,或急于中兴而用为辅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洛翰》:“ 高皇帝 创业之初,有 洛翰 者,本 刘 姓, 中原 人。” 郭小川 《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在整个创业时期,它发挥了最卓越的力量。”
[读宋史]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读宋史]阖户
闭门。《易·繫辞上》:“是故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 孔颖达 疏:“闔户,谓闭藏万物若室之闭闔其户。”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积薪》:“纔暝,妇姑皆闔户而休。”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 翠 闔户悲号,截髪以誓,奸谋乃寝。”
[读宋史]论语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读宋史]临政
亲理政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后汉书·陈蕃传》:“今陛下临政,先诛忠贤。遇善何薄?待恶何优?”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
[读宋史]持纲
抓住纲领;执持政纲。 汉 黄香 《九宫赋》:“握璇璣而布政,总四七而持纲。”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献李仆射》诗:“视草丝纶出,持纲雨露悬。” 明 陈子龙 《直言祸乱之源疏》:“夫王者之道,执简而御繁,持纲而举目,任人而已。”
[读宋史]不以
(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 离娄 之明, 公输子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宋 曾巩 《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 贞观 太平,刑置不以,居 成 康 上。”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
(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虽有牙符而无织成圣旨者,不以何人,并勿啟,违者处死。”
[读宋史]枝叶
(1) 枝条和树叶
那棵大树枝叶茂盛
(2) 比喻琐碎的言辞或情节
(3) 子孙
(4) 喻同宗旁支
强本干,弱枝叶
[读宋史]中置
(1).谓上菜至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馈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 杨伯峻 注:“中置,上菜之半也。”
(2).中途搁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惜乎书而未及序次,輒被人言,遂復中置。”
[读宋史]簿书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汉 郑玄 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方将区区於簿书米盐之间,碌碌於尘埃箠楚之地。” 清 刘大櫆 《乞捐输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几何,其已用及未用几何,登之簿书,岁终会计。”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说: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陈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汉书·贾谊传》:“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唐 李绅 《宿越州天王寺》诗:“休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 明 李东阳 《再哭体斋迭见慰哭子韵》:“山斗正悬天下望,簿书长绕病中身。”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宪驾经临,自当远接,只因簿书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读宋史]通衢
四通八达的道路。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时来苟冥会,宛轡憩通衢。” 宋 叶适 《修路疏》:“出门无碍,方是通衢;著脚不牢,未为坦道。” 郁达夫 《过去》:“三面滨海的通衢里,建筑着许多颜色很沉郁的洋房。”
[读宋史]无稽
无可查考;没有根据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无稽之事。——清· 黄宗羲《原君》
荒诞无稽
[读宋史]时为
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读宋史]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读宋史]初平
传说中的仙人。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十:“共爱 初平 住九霞,焚香不出闭 金华 。” 郁达夫 《秋日偕曾荫千游金华承黄志雄导游北山诸胜并示新辑<双龙记胜>读后题诗》之二:“游罢洞天三十六,归来辛苦记 初平 。”
[读宋史]水旱
(1) 水涝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水陆
水旱交界
[读宋史]入告
谓以事上闻。《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 髦 曰‘……朕意已决,便死何惧。’言讫,即入告太后。”
[读宋史]先见
预见;事前显露发生或其性质
乡下人对于下雪似乎更有先见
[读宋史]报罢
(1).古谓批复所言之事作罢,即言事不准。《汉书·梅福传》:“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輒报罢。”《新唐书·杨朝晟传》:“前请报罢, 张公 已舍 邠 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沆 居重位,实无补万分,唯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之,惟此少以报国尔!”
(2).科举时 * 试落第,亦称报罢。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天宝 六载召试至 长安 ,报罢之后,则日益饥窘,观其诗可知也。”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报闻罢》:“今人以落第为报罢。”
[读宋史]二公
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读宋史]恶人
(1) 品质恶劣的人
恶人先告状
(2) 相貌丑陋的人
[读宋史]仗马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 * 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读宋史]百官
各种官吏
[读宋史]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读宋史]贻羞
使蒙受羞辱。 唐 吕温 《代窦中丞与襄阳于相公书》:“致远之效莫彰,貽羞之责斯及。” 明 朱鼎 《玉镜台记·下镜》:“窃恐有玷名门,貽羞淑女。” 鲁迅 《准风月谈·吃教》:“因 刘勰 自谓梦随 孔子 ,乃始论文,而后来做了和尚,遂讥其‘貽羞往圣’。”
[读宋史]伊尹
商汤 大臣,名 伊 ,一名 挚 ,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 ,被尊为阿衡。 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 ,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 注:“ 大甲 , 汤 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诱 注:“以其生於 伊水 ,故名之 伊尹 ,非有讹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 鸣 殷 , 周公 鸣 周 。”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二节:“欲求国之自尊,必先自国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 曰:‘余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余觉之而谁也。’”一说,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自立七年,后 太甲 还,被杀。参阅《竹书纪年》卷上、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读宋史]有无
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读宋史]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读宋史]君相
(1).国君的上傧。《周礼·秋官·司仪》:“每门止一相。及庙,唯君相入。” 郑玄 注:“惟君相入,客臣也;相不入矣。”
(2).国君与国相。《国语·晋语九》:“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君, 康子 ;相, 段规 。”
[读宋史]异势
形势或态势不同。《商君书·开塞》:“ 周 不法 商 , 夏 不法 虞 ,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汉书·晁错传》:“臣又闻小大异形,彊弱异势,险易异备。”《陈书·任忠传》:“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读宋史]达聪
(1).语出《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 孔 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达聪”谓广泛听取,明鉴四方。 唐玄宗 《削李林甫官秩诏》:“ 尧 谓达聪,四凶在列; 周 称盛德,三监俶扰。”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言当以达聪为独断,而不以臆决为独断也。”
(2).使通畅;使疏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昔 大禹 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间北流,故谓之 伊闕 矣…… 傅毅 《反都赋》曰:‘因 龙门 以畅化,开 伊闕 以达聪也。’”
[读宋史]迩言
浅近的话或左右亲信的话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清· 刘开《问说》
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诗·小雅·小旻》
[读宋史]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读宋史]权衡
评量;比较
权衡利弊
权衡轻重
[读宋史]绝非
绝对不是
如不报导事实就绝非公正
[读宋史]良谋
见“ 良謨 ”。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