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篇】作者:释智圆 朝代:宋代
[西施篇]西施篇原文
采莲越溪上,皆谓寻常女。
正位吴中宫,众品方传美。
视听猒歌舞,衣裳贱罗绮。
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
[西施篇]诗词问答
问:西施篇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问:西施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圆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圆
[西施篇]参考注释
[西施篇]采莲
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西施篇]越溪
传说为 越 国美女 西施 浣纱之处。 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诗:“ 西施 越溪 女,明艷光云海。”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七一:“ 越溪 姝丽入深宫,俭素皆持 马后 风。” 元 萨都剌 《越溪曲》:“ 越溪 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
[西施篇]寻常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西施篇]正位
(1) 属于或关于组织移植于自然位置——亦称[原位]
(2) 解剖学在通常的位置的
[西施篇]中宫
(1).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司马贞 索隐引《文耀鉤》:“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后汉书·杨震传》:“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师地动……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宫,此中臣近官盛於持权用事之象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既以歷於中宫,乃回眸而自东。” 苗为 注:“中宫,紫微垣也。”
(2).皇后居住之处。因以借指皇后。《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常紿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来, 许美人 儿何从生中?” 颜师古 注:“中宫,皇后所居。”《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 汉 郑玄 注:“六宫谓后也。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新唐书·冯元常传》:“尝密諫帝,中宫权重,宜少抑。由是为 武后 所恶。”《宣和遗事》前集:“中宫乃嘆曰:‘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
(3).借指正妻。 清 李渔 《慎鸾交·修好》:“论推乌,合把头名与。念他不向名家娶,合让鸞胶作主,但将他夹在其间,也当把中宫相遇。”
(4).宫中。《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中宫万数,不备嬪嬙,外多鰥夫,女吟於中。”《晋书·姚兴载记上》:“起浮图於 永贵里 ,立 波若臺 于中宫,沙门坐禪者恆有千数。” 唐 王建 《宫词》之六一:“中宫传旨音声散,诸院门开触处行。”
(5).指中焦。《黄庭外景经·下部经》:“脾中之神主中宫。”
(6).指中丹田。 金松岑 《心声》:“夫士,国之肝肾;夫士之言,国之声息也。肢体惫而声息雄,议论不少倦。中宫之气必完,干必终固。”
合乎五音中的宫级音阶。《管子·地员》:“三七二十一尺而至於泉,呼音中宫,其泉黄而糗,流徙。”《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西施篇]视听
(1) 看和听
视听效果
(2) 看到的和听到的
以正视听
(3) 指视力和听力
视听不衰
[西施篇]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西施篇]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西施篇]罗绮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
(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綺三千。”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徧九陌罗綺,香风微度。”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看罗綺千行,列成屏架。”
(3).喻繁华。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到今罗綺古 扬州 ,不辨 秦 灰十二楼。” 黄小配 《<廿载繁华梦>序二》:“最怜罗綺地,回首已荒烟。”
[西施篇]家人
(1) 家庭成员
家人团聚
(2) 旧称仆人
(3) 指平民
[西施篇]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西施篇]学嚬
(1).效颦。谓胡乱模仿,弄巧成拙。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悦彼之可,而忘我不可,学嚬之蔽。”
(2).指美女蹙眉。 唐 许敬宗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学嚬齐柳嫩,妍笑发春丛。”
宋代,释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