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茀复岭】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过茀复岭]过茀复岭原文
山川历乱五云乡,磴道盘旋万树行。
只恐愁来看不得,分明曲似九回肠。
[过茀复岭]诗词问答
问:过茀复岭的作者是谁?答:沈鍊
问:过茀复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过茀复岭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
[过茀复岭]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青霞集卷七
[过茀复岭]参考注释
[过茀复岭]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过茀复岭]历乱
亦作“歴乱”。1.纷乱,杂乱。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剉檗染黄丝,黄丝歷乱不可治。” 唐 卢照邻 《芳树》诗:“风归花歷乱,日度影参差。” 宋 梅尧臣 《送周直儒秘校和州都曹》诗:“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歷乱如盎丝。” 清 吴伟业 《退谷歌》:“庭草彷彿 江 南緑,客心歷乱登高目。” 冰心 《超人》:“繁星历乱的飞舞进来。”
(2).烂熳。 南朝 梁 简文帝 《采桑》诗:“细萍重叠长,新花歷乱开。” 元 张雨 《燕山亭·杨梅》词:“纤手素盘,歴乱殷红,浮沉半壶脂水。”《天雨花》第一回:“一头黄髮挽时新,野花歷乱簪双鬓。”
[过茀复岭]五云乡
仙人居住的地方。 前蜀 徐太妃 《丈人观》诗:“不羡乘鸞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我舞袖拂开三岛路,醉魂飞上五云乡。”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捷报》:“只见花迎驛骑,盼云树遥指五云乡。”
[过茀复岭]磴道
登山的石径。 南朝 宋 颜延之 《七绎》:“巖屋桥构,磴道相临。”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忽中夜风雷,而一峯頽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入云攀磴道,落日及村墟。”《明史·礼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栏,陟降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访泰山杂咏·万松亭遇雨》:“磴道千寻尽, 碧霞 铁瓦红。”
[过茀复岭]盘旋
(1) 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
飞机在头顶上盘旋
(2) 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
一群黑鹭在头上高高盘旋,凭着上升的气流不停地兜着圈儿
(3) 逗留,徘徊
他在湖天盘旋了很久,舍不得离开
[过茀复岭]看不得
(1) 不能看
这个样子我看不得
(2) 不值得看
太差劲,看不得
[过茀复岭]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过茀复岭]九回肠
(1).回,也写“廻”。愁肠反复翻转。比喻忧思郁结难解。语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廻肠。” 唐 刘禹锡 《望赋》:“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二:“红手素丝千字锦,古人新曲九廻肠。”
(2).回,也写“廻”。曲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廻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
明代,沈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