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_岑参 | 唐代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送蒲秀才擢第归蜀原文

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
新登郄诜第,更著老莱衣。
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
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诗词问答

问:送蒲秀才擢第归蜀的作者是谁?答:岑参
问:送蒲秀才擢第归蜀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蒲秀才擢第归蜀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岑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岑参

全唐诗:卷200_54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参考注释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战胜

在战争、竞争或竞赛中取得胜利或取得成功

战胜而得。——宋· 苏洵《六国论》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新登

(1).新近进用;新近擢升;新近及第。《左传·哀公十六年》:“ 子伯季子 初为 孔氏 臣,新登于公。” 杜预 注:“升为大夫。” 唐 姚合 《寄李频》诗:“珍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

(2).谷物新熟。 宋 范成大 《次韵耿时举王直之夜坐》:“陇上新登穀,江头旧熄烽。”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郄诜第

见“ 郤詵高第 ”。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老莱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水行

(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

(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兕。”

(3).水流动。《易·说卦》“为沟瀆” 唐 孔颖达 疏:“取其水行无所不通也。” 唐 韩偓 《秋村》诗:“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近闻水行。”

(4).即水德。《南齐书·高帝纪下》:“岂其天厌水行,固已人希木德。归功与能,事极乎此。”参见“ 水德 ”。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巴山

(1) 大巴山

巴山夜雨涨秋池

(2) 这里的[巴山]泛指巴蜀一带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客舍

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风候

(1).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唐 王勃 《春思赋》:“ 蜀川 风候隔 秦川 ,今年节物异常年。”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 江州 风候稍凉,地少瘴癘。” 清 黄景仁 《舟夜寒甚排闷为此》诗:“春江异风候,今昔变炎凉。” 李广田 《雀蓑记·山水》:“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或者是远古的事物,那是梦想,也就是梦忆。”

(2).时节;时令。 唐 刘禹锡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鹰至感风候,霜餘变林麓。”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而 嶠南 风候素乖伪,至是殊正。” 明 苏祐 《九日》诗:“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

(3).风向。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相风旌》:“五王宫中,各於庭中竪长竿,掛五色旌於竿头。旌之四垂,缀以小金铃,有声,即使侍从者视旌之所向,可以知四方之风候也。”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腊月

农历十二月

寒冬腊月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春辉

(1).犹春阳。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唐 岑参 《送浦秀才擢第归蜀》诗:“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

(2).春天的风光。 明 刘基 《春晓》诗:“犹怜数花朵,辛苦驻春辉。”

,

  •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遂留绝句】_白居易 | 唐代
  •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遂留绝句】_白居易 | 唐代 >> 【予以长庆二年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遂留绝句】_白居易 | 唐代...

  • 【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_李中 | 唐代
  • 【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_李中 | 唐代 >> 【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_李中 | 唐代...

  • 【酬郑模司直见寄】_张祜 | 唐代
  • 【酬郑模司直见寄】_张祜 | 唐代 >> 【酬郑模司直见寄】_张祜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