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秋怀三十六首]秋怀三十六首原文
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
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
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
[秋怀三十六首]诗词问答
问:秋怀三十六首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秋怀三十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
[秋怀三十六首]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书法图
秋怀三十六首书法作品
[秋怀三十六首]参考注释
[秋怀三十六首]国命
(1).国家的政权。《论语·季氏》:“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后汉书·党锢传序》:“逮 桓 灵 之间,主荒政繆,国命委於阉寺。”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韩侂胄 ﹞自为太师、郡王,擅国命。”
(2).国家的命脉、命运。《文选·卢谌<览古>诗》:“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 李善 注:“ 孙卿子 曰: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张柬之 等既迁 则天 于 上阳宫 ……侍御史 崔浑 奏曰:‘方今国命初復,当正徽号称 唐 。’” 清 顾炎武 《昔有》诗:“奈此国命何,大势常与俱。”
(3).国家的法令。《后汉书·荀彧传》:“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后汉书·荀彧传》:“宣示国命,威怀丑虏。”
(4).指朝廷命官。 宋 苏舜钦 《诣匦疏》:“自以世受君禄,身齿国命,涵濡惠泽,以长此躯。”
[秋怀三十六首]在乎
(1) 在于
进步完全在乎自己努力
(2) 放在心上;介意
对这一点,他倒不十分在乎
[秋怀三十六首]民命
(1).民众的意旨。《书·盘庚下》:“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宋 陈亮 《廷对策》:“二者(指君道、师道)交脩而并用,则人心有正而无邪,民命有直而无枉,治乱安危之所由以分也。”
(2).民众的生命;人命。《六韬·王翼》:“揔揽计谋,保全民命。” 南朝 梁 沉约 《授蔡法度廷尉制》:“民命所悬,繫乎三尺。止杀除残,寔由乎此。”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张巡许远刘昌守城》:“ 孟子 之意皆欲其轻土地而重民命也。 巡远 虽忠义乃能以三万口而博一城,城终不可守,其得为仁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清 高旭 《甘肃大旱感赋》诗:“官心狠豺狼,民命贱鷄狗。”
(3).指主宰民命之君。《书·多士》:“今我曷敢多誥,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 孔 传:“我惟大下汝四国民命,谓诛 管 、 蔡 、 商 、 奄 之君。”
(4).人民的生活,生计。《三国志·魏志·辛毗传》:“﹝方今二 袁 ﹞朝不谋夕,民命靡继,而不绥之,欲待他年……失所以用兵之要矣。”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况今兵荒相继,民命不堪,流莩满路,伤心怵目。”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江 南之民命竭於输輓,大府之金钱糜於河道,皆都 燕 之为害也。”
[秋怀三十六首]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秋怀三十六首]虽复
犹纵令。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虽復守辱不已,犹当絶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自尔承基纂基,保受姓氏,虽復千年一圣,终是百世同宗。”
[秋怀三十六首]不易
(1).艰难,不容易。《诗·大雅·文王》:“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论语·子路》:“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
(2).不改变;不更换。《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汉书·哀帝纪》:“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
[秋怀三十六首]姑息
(1) 苟且求安,无原则地宽恕别人
姑息养奸
(2) 迁就,纵容,不加限制,出于照顾或好心肠而迁就或容忍
不姑息儿子
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秋怀三十六首]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秋怀三十六首]足高
举步高远。形容高傲自大。《国语·周语下》:“今 晋侯 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视远,日絶其义;足高,日弃其德。”《左传·襄公三十年》:“不慼而愿大,视躁而足高,心在他矣。”
[秋怀三十六首]缘饰
镶边的饰品,修饰
宋代,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