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通直入京】作者:韩维 朝代:宋代
[送曾通直入京]送曾通直入京原文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送曾通直入京]诗词问答
问:送曾通直入京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问:送曾通直入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维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维
[送曾通直入京]参考注释
[送曾通直入京]敏学
勤勉好学。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依经敏学,耻读非圣之书;约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 宋 曾巩 《知制诰制一》:“某强识敏学,通于理要,砥节励行,忠篤不回。”
[送曾通直入京]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送曾通直入京]俊茂
(1).才智杰出的人。《汉书·武帝纪赞》:“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晋 陆机 《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皇上临御,荡涤惰骄,作新士气,广大学以育俊茂。”
(2).才智杰出。《晋书·庾峻传》:“尊伯为当世令器,君兄弟復俊茂。” 唐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诗:“令姪才俊茂,二美又何求?”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 李相国 武都公 知贡举,门生多清秀俊茂。”
[送曾通直入京]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送曾通直入京]公孙
(1).诸侯之孙。《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
(2).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
(3).复姓。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见《史记·秦本纪》。
[送曾通直入京]明心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送曾通直入京]得无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送曾通直入京]生意
(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送曾通直入京]清耳
(1).静耳。谓专心倾听。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一:“是以轮匠肆目,不乏 奚仲 之妙;瞽叟清耳,而无 伶伦 之察。”
(2).犹净耳。表示不愿意让污浊的话语污染耳朵。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虽能独断,必博纳乎芻蕘;虽务含弘,必清耳於浸润。” 宋 周密 《澄怀录》卷上:“公尝出玉磬尺餘……客有谈及猥俗之事语者,则急起击玉数声,曰:‘聊代清耳。’” 宋 岳飞 《题翠岩寺》诗:“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送曾通直入京]有味
(1) 指食物滋味好
这菜真有味,我爱吃
(2) 食物变质而馊臭
饭有味了,吃了会闹肚子的
(3) 有情趣
这幅小品画很有味儿
[送曾通直入京]中春
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林纾 《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
[送曾通直入京]纵棹
划桨行船。 晋 张协 《七命》:“纵棹随风,弭楫乘波。” 唐 李频 《及第后归》诗:“纵棹随归鸟,乘潮向夕阳。”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二:“能纵櫂,惯乘流, 长江 白浪不曾忧。”
[送曾通直入京]芰荷
指菱叶与荷叶。《楚辞·离骚》:“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唐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诗:“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明 陆采 《怀香记·索香看墙》:“芰荷池雨声轻溅,似琼珠滴碎还圆。”
[送曾通直入京]上雨
及时雨。《公羊传·僖公三年》:“六月,雨。其言六月雨何?上雨而不甚也。”
[送曾通直入京]移樽
亦作“ 移罇 ”。端着酒杯喝酒。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受釐彻俎,饮福移樽。” 唐 戴叔伦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移罇 铺山 曲,祖帐 查溪 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下官约同 龙友 ,移樽 赏心亭 。”
[送曾通直入京]临分
犹临别。分,分手。 唐 韩愈 《示爽》诗:“临分不汝誑,有路即归田。” 宋 陆游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清 钱谦益 《闽中徐存永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之二:“最是临分多苦语,相期把卷白云边。”
[送曾通直入京]声利
犹名利。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諲》:“ 諲 , 永嘉 人,初隐 少室 下,闭门修肄,志甚勤苦,不及声利。” 清 薛福成 《送吴南屏游庐山序》:“ 巴陵 吴南屏 先生以邃学鸿文,遗外声利,家居有年。”
宋代,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