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舍秋夕】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馆舍秋夕]馆舍秋夕原文
寒雨萧萧灯焰青,灯前孤客难为情。
兵戈闹日别乡国,鸿雁过时思弟兄。
冷极睡无离枕梦,苦多吟有彻云声。
出门便作还家计,直至如今计未成。
[馆舍秋夕]诗词问答
问:馆舍秋夕的作者是谁?答:杜荀鹤
问:馆舍秋夕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馆舍秋夕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杜荀鹤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荀鹤
[馆舍秋夕]杜荀鹤馆舍秋夕 书法图
馆舍秋夕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92-52
[馆舍秋夕]参考注释
[馆舍秋夕]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馆舍秋夕]灯焰
亦作“ 灯燄 ”。灯烛的火焰。 唐 白居易 《宿东林寺》诗:“经窗灯燄短,僧炉火气深。” 宋 梅尧臣 《韩玉汝遗油》诗:“君能置以清油壶,暝照文字灯焰舒。” 叶圣陶 《夜》:“灯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
见“ 灯焰 ”。
[馆舍秋夕]孤客
(1).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汉 焦赣 《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唐 刘禹锡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羣。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宋 曾巩 《送江任序》:“其施为先后,不待旁諮久察,而与夺损益之几,已断於胸中矣。岂累夫孤客远寓之忧,而以苟且决事哉?”
(2).指失群的个体。 闻一多 《孤雁》诗:“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馆舍秋夕]难为情
害羞,脸面不好看;情面上过不去
众目睽睽之下,她倒有点难为情
[馆舍秋夕]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猎赋》:“韜兵戈,火网罟。”
(2).指战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 楚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復废法,何以讨贼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诗:“兵戈十载后,穷巷远游人。”
(3).指军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馆舍秋夕]乡国
(1).故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吾已絶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復乡国。” 唐 张籍 《送新罗使》诗:“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白雪遗音·马头调·昭君出塞》:“恼恨 毛延寿 ,与你何仇将俺害,(到得此地来,)弄的俺抛离乡国。”
(2).家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唐 杜俨 《客中作》诗:“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塋域。”
[馆舍秋夕]鸿雁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馆舍秋夕]过时
(1) 陈旧不合时宜;过了流行的时间
过时的设备
过时的商品
这种武器已过时
过时的观念》
(2) 过了规定的时间
过时不候
过时作废
[馆舍秋夕]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馆舍秋夕]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馆舍秋夕]家计
家庭生计,即经济状况;家产
吾家计急,不得不尔。——《晋书·甘卓传》
[馆舍秋夕]直至
直待;一直达到
[馆舍秋夕]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唐代,杜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