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作者:冯时行 朝代:宋代
[山居]山居原文
溪带三弓地,山开一盖天。
茅檐低没雾,藤路细迷悬。
恶草翻新耨,狞彪突旧穿。
争鸡喧臂膊,静鹭立挛拳。
翠著衣襟湿,岚薰草树鲜。
老夫甘废弃,末路寄沈绵。
水出桃源俗,人来谷口贤。
心期如水冷,世事绝风传。
瘠瘵高眠稳,疏慵入静便。
酒缸开半熟,茶饼索新煎。
温饱无余事,安閒得剩年。
胜游欣此始,妄想置从前。
出处非吾浪,乘除计亦全。
况因心地静,粗了佛家缘。
零落余生在,宁无火裹莲。
[山居]诗词问答
问:山居的作者是谁?答:冯时行
问:山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冯时行的名句有哪些?答:冯时行
[山居]参考注释
[山居]盖天
我国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认为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着的盘子。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其东升西没是由于近远所致,不是没入地下。《晋书·天文志上》:“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蔡邕 所谓《周髀》者,即盖天之説也。其本 庖牺氏 立周天历度,其所传则 周公 受於 殷高 , 周 人志之,故曰《周髀》。髀,股也;股者,表也。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
[山居]茅檐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山居]恶草
(1).有害的草,毒草。常以喻 * 者。 唐 李商隐 《述德抒情》诗:“恶草虽当路,寒松实挺生。” 清 唐孙华 《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诗之四:“恶草只今仍塞路,芳兰自古忌当门。”
(2).粗劣的食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怀古》:“召同乡中士绅饮,序以齿列,不论官,座中常有进士以齿加於京堂上者,具尝恶草,而情固款洽也。”
[山居]翻新
(1) 指把旧的东西拆了重做(多指衣服)
(2) 从旧的变化出新的
花样翻新
[山居]臂膊
〈方〉∶手臂,上肢
[山居]挛拳
蜷曲。 宋 苏轼 《净因院画记》:“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 清 金人瑞 《癸未秋兴》诗之二:“蜜蜂胡蝶已懒惰,即看苍蝇亦挛拳。”
[山居]衣襟
衣服当胸前的部分
[山居]薰草
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山海经·西山经》:“﹝ 浮山 ﹞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癘。”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薰草》﹝集解﹞引 苏颂 曰:“零陵香今 湖 广 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两相对,茎方,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
[山居]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山居]废弃
(1) 抛弃不用
废弃陈规旧习
(2) 抛在一边不用
[山居]末路
(1) 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穷途末路
(2)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山居]沈绵
亦作“沉绵”。谓疾病 * ,经久不愈。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 长卿 消渴再, 公干 沉绵屡。”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太仪古驿》:“ 迪 以疾故,亦解官还乡,沉緜累月,乃得脱。” 清 唐孙华 《视张彤友病时已不能食》诗:“故旧沦亡感逝川,岂知君病又沉绵。”
[山居]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称。 南朝 陈 徐陵 《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 明 张煌言 《赠卢牧舟大司马》诗:“ 并州 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八:“他们缺乏相当的娱乐, * 也是一条出路。所以有许多都在这里面寻觅他们的桃源。”参见“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诗:“仙路迷人应有术,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题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长恨因缘误。”参见“ 桃源洞 ”。
(3). 宋 时 临安县 嘉会门 外 泠水峪 ,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 桃源 ,为都人游集之地。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丹青明灭 风篁岭 ,环佩空响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 泠水峪 在 嘉会门 外,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
[山居]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山居]心期
(1).心中相许。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 王勃 《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为相思。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4).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题画》诗:“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罗隐 《谗言·越妇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宋 陆淞 《瑞鹤仙》词:“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许多的志愿,无数的心期,全在这几年里销磨尽了。”
(6).胸怀。 唐 钱起 《送沉仲》诗:“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园春·悼念 * 同志》词:“世颂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风孰比拟?公永在,有照人肝胆,日月心期。”
(7).情绪,心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身世最怜趋俗惯,心期最恨有家牵。”
[山居]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山居]风传
辗转流传,也指传闻,道听途说
风传未必可信
[山居]瘠瘵
因患病而瘦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譬有患癆病者……其稍进者,见其羸尪瘠瘵之亟当培养也,而又习闻夫参苓术桂之可以引年也,於是旁採旧方,进以补剂。”
[山居]高眠
(1).高枕安眠。 唐 耿湋 《春日题苗发竹亭》诗:“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宋 王禹偁 《五更睡》诗:“左宦离双闕,高眠尽五更。” 清 李渔 《蜃中楼·姻阻》:“介寿归来, 河 清无事,龙宫尽日高眠。”
(2).指闲居。 唐 李华 《与弟莒书》:“未遇 赵公 之举,马厩高眠,古今一也。” 明 袁宏道 《初杜门》诗:“一笑挥铜綬,高眠谢部民。”
[山居]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山居]静便
清静、安适。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药饵虚狼藉,秋风洒静便。” 元 范梈 《赠安西王提举别》诗:“天子念逢掖,锡官颇静便。” 清 黄景仁 《济南病中杂诗》之三:“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
[山居]酒缸
(1) 盛酒的缸
(2) 〈方〉∶指酒店
[山居]温饱
吃得饱,穿得暖
解决了温饱问题
[山居]余事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山居]胜游
(1).快意的游览。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
(2).指胜游之地。 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 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 、 漾春坡 、 桃花闸 、 雁池 、 迷真洞 ,其餘胜跡不可殫记。”
[山居]妄想
(1) 狂妄地打算;梦想
他处于怀旧的妄想中
(2) 不能实现的打算
(3) 不能实现的非分之想
他的希望只不过是妄想
[山居]从前
(1) 往昔,先前
从前香山观有个道士天天讲故事
(2) 曾经,一度
从前和她很熟悉,可是现在忘记了她的名字
[山居]乘除
(1) 求积与等分的运算
(2) 打算;算计
另有乘除,别有耳目
(3) 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此消彼长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山居]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山居]家缘
(1).家业;家产。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之二:“限到头来,不论贫富,著甚千忙日夜忧,劝年少,把家缘弃了,海上来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欹单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缘。”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因此上携宅眷,撇家缘,图一个苟活偷全。”《西游记》第二三回:“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
(2).犹家务。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念 竇娥 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 竇娥 少爷无娘面。”
(3).指妻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索元》:“他行踪杳然,他行踪杳然。有了俏家缘,风声儿落谁店?”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五折:“几番要丢了这桩道路,争奈没甚么养活家缘。”
[山居]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山居]余生
(1) 指人的晚年
(2) 幸存的生命
劫后余生
[山居]无火
(1).没有火光。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初 坚 之未乱, 关中 土燃,无火,而烟气大起,方数十里中,月餘不灭。”
(2).指古寒食节禁烟火。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3).无烽火。谓边境安靖。 唐 赵伯励 《出师赋》:“盖使烽埤无火,亭障息肩。”
冯时行,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