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原文

齐左畿南疆本接,虽沾甘泽润才连。

讵知同透还同日,信匪赖人惟赖天。

禾黍茂生欣塞土,豆荞争长利秋田。

慰遥抚近一方寸,自戒持盈益悚然。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诗词问答

问:《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六

2. 畿南与山左壤地相接其得雨情形亦觉相仿如京畿于五月初旬及五月十三得雨数次济南亦于五月十三日得雨四寸虽俱称优澍然夏初晴久得此不过仅堪接润而十分深透则犹未也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参考注释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甘泽

(1).甘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昔 东海 孝妇,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泽时降。”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仇兆鳌 注引《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浓云密布,甘泽如倾。”

(2).甘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长利

(1).长远的利益。《韩非子·备内》:“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之长利也。”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新唐书·魏徵传》:“ 贞观 之后,纳忠諫,正朕违,为国家长利, 徵 而已。”

(2).长期有利。《国语·周语中》:“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 韦昭 注:“长利,长有福利也。”《汉书·景帝纪》:“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 颜师古 注:“长利,长获其利。”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秋田

(1).秋季畋猎。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秋田乎 青丘 ,徬徨乎海外。” 唐 李嘉祐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 五陵 儿。” 宋 晁补之 《北渚亭赋》:“秋田 青丘 ,实囿海滨。”

(2).秋日收获后的田园。 唐 刘长卿 《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 唐 王建 《寄贾岛》诗:“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元史·明宗纪》:“冬春之交,雪雨愆期,麦苗槁死,秋田未种,民庶遑遑,流移者众。”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一方

(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自戒

自我警惕。《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汉 张衡 《上陈事疏》:“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 宋 陈亮 《问答下》:“得其性而有以自勉,失其性而有以自戒。”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持盈

保守成业。语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持,守也。盈,满也。”《后汉书·蔡邕传》:“心恬澹於守高,意无为於持盈。”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然持盈之术,古所难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俾后御民者咸知懔朽索,戒持盈。”

[山东巡抚玉德奏报透雨及禾黍情形诗以志慰]悚然

形容害怕的样子

毛骨悚然

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淮南子·道应》

举戈林竦,挥锋电灭。——《文选·木华·海赋》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鲁迅《祝福》

,

  • 【寒夜】_袁枚 | 清代
  • 【寒夜】_袁枚 | 清代 >> 【寒夜】_袁枚 | 清代...

  •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十二·翠菊】_乾隆 | 清代
  •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十二·翠菊】_乾隆 | 清代 >>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十二·翠菊】_乾隆 | 清代...

  • 【听雪轩】_乾隆 | 清代
  • 【听雪轩】_乾隆 | 清代 >> 【听雪轩】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