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释祖钦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原文
不冷不热炉鞴,半真关假金金鍮。
铸作瓶盘钗钏,却成品字柴头。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祖钦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祖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参考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不冷不热
(1)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
昆明四季如春,不冷不热
馒头不冷不热正好吃
(2)
;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炉鞴
亦作“ 炉韛 ”。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宋 苏轼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轩裳大炉韛,陶冶一世人。” 元 吴莱 《张氏大乐玄机赋论后题》:“乐工冶卒且深猒其炉鞴鼓铸之劳。”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冲盪又非能自主,有大化之炉鞴鼓之。” 清 赵翼 《石女歌》:“化工炉鞴谁能识,一样胚胎摶活脱。”
鑪鞴:1.火炉鼓风的皮囊。亦借指熔炉。 唐 施肩吾 《早春游曲江》诗:“ 羲和 若拟动鑪鞴,先铸 曲江 千树红。” 宋 叶适 《送胡衍道》诗:“众金鑪鞴合,一匠杗桷分。” 清 冯桂芬 《忆樊居制艺序》:“气以举之,神以行之,鑪鞴以鍊之,笙鏞以韵之。”
(2).谓冶炼;铸造。 明 唐顺之 《古镜歌》:“埋没土中几何年,大块为工再鑪鞴。” 清 冯桂芬 《吴县学礼器记》:“百材既集,聚众工於一室而课之。斵者、削者、鑪鞴者、绘画者、刮摩摶埴者,左右指挥,按图求合。”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真关
谓仙居。 宋 范仲淹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诗:“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铸作
铸造;制作。 汉 王充 《论衡·道虚》:“今时好事之人,见旧剑古钩,多能名之,可復谓目见其铸作之时乎。”《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九真 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 延 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闢。”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外国作水精椀,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 交 广 多有得其法而铸作之者。”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钗钏
钗簪与臂镯。泛指妇人的饰物。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囊虚把釵釧,米尽坼花鈿。”《水浒传》第四六回:“放着包裹里见有若干釵釧首饰,兄弟又有些银两,再有三五个人也勾用了,何须又去取讨。” 清 黄遵宪 《纪事》诗:“琐屑到釵釧,取足供媚妇。”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成品
做好了的可供使用或出售的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柴头
柴禾。 宋 苏轼 《猪肉颂》:“净洗鐺,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水浒传》第二一回:“ 阎婆 下楼来,先去灶前点起箇灯,灶里见成烧著一锅脚汤,再輳上些柴头。”
宋代,释祖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