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原文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
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
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
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
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
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
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
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有无间。
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
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诗词问答
问:《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参考注释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瑶姬
(1).女神名。相传为天帝的小女,即 巫山 神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郭景纯 曰: 丹山 在 丹阳 ,属 巴 。 丹山 西即 巫山 者也。又帝女居焉。 宋玉 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 瑶姬 ,未行而亡,封於 巫山 之阳,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 巫山 之女, 高唐 之阻。”一说即 西王母 之女 云华夫人 。《太平广记》卷五六引《集仙录》:“ 云华夫人 ,王母第二十三女, 太真王夫人 之妹也,名 瑶姬 。” 唐 李贺 《巫山高》诗:“ 瑶姬 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后蜀 顾夐 《浣溪沙》词:“青鸟不来传锦字, 瑶姬 何处锁兰房!”
(2).传说 瑶姬 “精魂为草,实为灵芝”。后因以“瑶姬”为花草之神。亦用指色白如玉的花。 唐 李商隐 《木兰》诗:“ 瑶姬 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唐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歧。”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奇秀
奇特秀美。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盘烧 天竺 春笋肥,琴倚 洞庭 秋石瘦。” 清 唐孙华 《送王冰庵出守绍兴》诗之一:“ 镜湖 、 秦望 多奇秀,留待文章太守来。”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题目
(1) 诗歌或文章的主题、意旨;书籍的标目
让我们别再谈这个题目了吧
(2) 提出来要求解答的问题
练习题目
(3) 借口;名义
(4) 评论;品题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 李白 《愁阳春赋》:“ 明妃 玉塞, 楚 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唐 李商隐 《九日》诗:“不学 汉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咏江蘺。” 宋 贺铸 《海陵西楼寓目》诗:“王孙莫顾 漳 滨卧,渔父何知 楚 客才。”
(2).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唐 岑参 《送人归江宁》诗:“ 楚 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 唐 顾兆熊 《送友人归汉阳》诗:“罇前别 楚 客,云水思縈回。” 宋 柳永 《卜算子》词:“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 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径度
径直渡过。《楚辞·远游》:“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径度。” 洪兴祖 补注:“径,直也。”《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王逸 注:“度,一作渡。” 晋 潘岳 《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臺杰其高峙。”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岷峨
(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乔林
乔木林,一种从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亦指树木高大的丛林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行雨
(1).降雨。 晋 左思 《魏都赋》:“蓄为屯云,泄为行雨。”《西游记》第七回:“老龙道:‘啟上 大圣 得知,我虽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这位菩萨,专司行雨。”
(2).《文选·宋玉〈高唐赋序〉》:“ 玉 曰: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 李善 注:“朝云行雨,神女之美也。”因以“行雨”比喻美女。 唐 张祜 《爱妾换马》诗:“綺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 郁达夫 《赠姑苏女子》诗:“莫使 楚 天行雨去,王孙潦倒在 沧洲 。”
(3).神雨名。《尸子》卷下:“ 神农氏 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穀雨,旬五日为时雨。”
(4).阵雨。 沉从文 《边城》五:“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行云
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翠帷
翠羽为饰的帏帐。《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翠帷,建羽盖。” 李善 注:“翠帷、羽盖,谓以翠羽饰帷、盖也。”一说,翠色的帏帐。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颜师古 注。 唐 杜甫 《湘夫人祠》诗:“虫书玉佩蘚,燕舞翠帷尘。” 黄摩西 《长相思和太白韵》:“翠帷淡荡笼秋烟,玉肌凉拥青琴眠。”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瑶席
(1).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瑶席降神,朱弦饗帝。”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诗:“初无瑶席椒浆奠,空望灵旗鹤驾来。”
(2).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象牀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明 刘炳 《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诗:“忆我同袍人,何繇共瑶席。”
(3).指珍美的酒宴。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诗:“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琐闈。”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啽呓集》:“满堂诗酒皆词客,夺锦挥毫在瑶席。” 明 王洪 《观灯赋》:“举霞觴,肆瑶席。”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一息
(1).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晋 陆云 《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 方光焘 《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
(2).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 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迴归。”
(3).一口气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来看时,却是十五六岁一个小厮,生得眉清目秀,浑身绑缚,微微止有一息。”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谢他》:“他的确是带着年轻人的热情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战斗到最后一息的。”
(4).一个子嗣。《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新唐书·张嘉贞传》:“ 张嘉贞 晚一息 宝符 ,独未官。”
(5).犹一丝。 闻一多 《晴朝》诗:“再没有一息声音--和平布满了大自然。”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五两
(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 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
(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 郑玄 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
(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 晋文公 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诱 注:“两,技也,五技之人。” 陈奇猷 校释引 金其源 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晋 之五两, 吴 之多力、利趾, 越 之习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 李善 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 许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 楚 人谓之五两也。’” 唐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仙馆
仙人修道及游憩之所。亦借称道观。《晋书·许迈传》:“於是立精舍於 悬霤 ,而往来 茅岭 之洞室,放絶世务,以寻仙馆。”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玉京仙馆虽注名,金屏旧约还重订。” 明 屠隆 《湘娥访道》:“撇香闺,寻仙馆。竹声暗红泉,松声出紫烟。”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问讯
(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居人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
巷无居人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遗恨
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阳台
从房屋墙面伸出的平台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愁绝
极端忧愁。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絶。” 唐 戴叔伦 《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絶。” 宋 王沂孙 《庆宫春·水仙》词:“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絶。”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荒村
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村落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高唐
(1). 战国 时 楚国 台观名。在 云梦泽 中。传说 楚襄王 游 高唐 ,梦见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於 云梦 之臺,望 高唐 之观。” 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铭》:“ 高唐 碍石, 洛浦 无舟。何处相望,山边一楼。” 前蜀 韦庄 《谒巫山庙》诗:“乱猿啼处访 高唐 ,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声犹似哭 襄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 高唐 赋梦。”后用为 巫山 的代称。 唐 杜甫 《晚晴》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
(2).借指男女幽会之所。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縈损柔肠,梦见才郎。”《白雪遗音·银纽丝·盼五更》:“矇矓方才睡,一梦赴 高唐 ,与才郎携手只在 阳臺 上。”
(3).复姓。 辽 有 高唐英 。见《辽史·太宗纪下》。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里人
(1).同里的人,同乡。《晏子春秋·问上九》:“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后五六岁,有里人如 成 先病,请药甚急, 成 愍而与之。”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予与 齐曅 ,里人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
(2).里中主事者。《国语·鲁语上》:“唯里人所命次。” 韦昭 注:“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
(3).俚人,鄙俗的人。 清 吴伟业 《琵琶行》:“里人度曲 魏良辅 ,高士填词 梁伯龙 。”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如画
景色如绘画一般美丽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玉色
(1) 玉的颜色
(2) 比喻坚贞的操守
(3) 比喻美貌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頩颜
红润的颜面。 明 刘基 《送李叔允修撰致仕归钧州》诗:“頩颜鹤髮映霄汉,苍松翠柏红珊瑚。道傍观者皆慨叹,此士足为天下模。”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浪传
(1).空传;妄传。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之二:“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仇兆鳌 注:“弟不能归,空传乌鹊之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一·瑞屏山逆流河》:“ 海虞 徐泽 诗:‘……古今 独乐 ( 独乐河 )谁人识, 独乐 佳名不浪传。’” 清 李瀅 《望罗浮歌》:“ 李白 平生最好奇,浪传失足堕 苍耳 。”
(2).随便传布;任意流传。 唐 杜甫 《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诗:“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 宋 杨万里 《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
(3).无节制地传送。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乐府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后世把采集的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做[乐府]
许用德制乐府。——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连到
(1).连及。《快心编二集》第五回:“烧过正厅、前厅,连到檯椅等物,不知拿了那一件好,也尽行烧毁。”
(2).方言。起强调作用,含“甚而至于”之意。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一定不许拆的话,那末……恐怕这座五奎桥,连到对于你 周 家的风水也是不好的了。”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温洛
(1).古代传说,谓王者如有盛德,则 洛水 先温,故称“温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赞曰:荣 河 温 洛 ,是孕图纬。” 范文澜 注引《易乾凿度》:“帝盛德之应, 洛水 先温,六日乃寒。” 南朝 梁 任昉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时来浊 河 变,瑞起温 洛 清。”《隋书·天文志序》:“昔者荣 河 献籙,温 洛 呈图。”
(2).借指 洛阳 。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当贼逼温 洛 ,兵接 河 潼 ,拜臣 陕州 ,催臣上道。”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有无
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见天
每天;天天
他见天早上练习跑步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银涛
(1).银白色的波涛。 宋 杨万里 《已至湖尾望见西山》诗:“好风稳送 五湖 船,万顷银涛半霎开。”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念奴娇第二阙为在建康时作》:“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
(2).指云海。 明 王世贞 《荆玉篇》:“煜煜阳乌升碧汉,亭亭魄兔浴银涛。” 郭沫若 《星空·仰望》:“你看那天海中的银涛,流逝得那么愉快!”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尘间
人间。 宋 范成大 《续长恨歌》之三:“无端却作尘间念,已被仙官圣得知。” 明 刘基 《题美人书红叶图》诗:“无人解识诗中意,天上尘间总是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 温 侧耳倾心,稍稍会其节奏。道人试使弹,点正疏节,曰:‘此尘间已无对矣。’”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二:“如果应用佛家的说法,这三个月的避暑生活,乃是一杯法水,洗尽尘间不净垢。”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公家
(1) 指朝廷、国家或官府
赴公家之难
(2) 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等
副业产品,卖给公家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锦瑟
漆有织锦纹的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何时詔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 仇兆鳌 注引《周礼乐器图》:“饰以寳玉者曰寳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明 无名氏 《霞笺记·逾墙得喜》:“朱楼里会娇娘,似春风燕子逢 刘盼 ,蹔醉佳人锦瑟旁。” 清 龚自珍 《浪淘沙·有寄》词:“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为此
因为这个;有鉴于此
我们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断肠
(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诗文赏析
【原题】:
韩无咎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余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颜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後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用,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抚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