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原文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诗词问答
问:《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 书法图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书法作品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参考注释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虎溪
溪名。在 江西省 九江市 南 庐山 东林寺 前。相传 晋 慧远法师 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 虎溪 。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霜清 东林 鐘,水白 虎溪 月。” 唐 王维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诗:“暮持筇竹杖,相待 虎溪 头。”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 香炉 日照,秀色氤氲; 芙蓉 縹緲, 虎溪 旧约难寻, 莲社 从谁讨。”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庐阜
庐山 。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 庐阜 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江路经 庐阜 ,松门入 虎溪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慎虚》:“﹝ 刘慎虚 ﹞后欲卜隐 庐阜 ,不果。”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逢迎
(1) 违心趋奉迎合
逢迎拍马
(2)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清议
公正的议论
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南史·宋武帝纪》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贵士
(1).尊重贤士。《晋书·王导传》:“故 周 礼卿大夫献贤能之书於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贵士也。” 清 卢文弨 《寄孙楚池师书》:“亦由上之人不能贵士而遇之以礼,偶有微忤,輙欲借之以立威,而摧折之唯恐其不至。”
(2).贵族高门之士。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兰陵 贵士谢相逢, 济 北风生尚迴顾。”《旧唐书·吕才传》:“ 长平 坑卒,未闻共犯三刑; 南阳 贵士,何必俱当六合。”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就婚》:“欢宴, 橘浦 仙媛, 兰陵 贵士,同进花臺法膳。”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诗文赏析
【原题】: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赠之又留书邀辙同作遂以一绝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