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游九锁山天柱峰】_林景熙 | 宋代

【游九锁山天柱峰】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代

[游九锁山天柱峰]游九锁山天柱峰原文

谁卓孤峰紫翠巅,流泉一脉到宫前。
地邻千尺擎天柱,不拄东南半壁天。

[游九锁山天柱峰]诗词问答

问:游九锁山天柱峰的作者是谁?答:林景熙
问:游九锁山天柱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景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林景熙

[游九锁山天柱峰]林景熙游九锁山天柱峰 书法图

【游九锁山天柱峰】_林景熙 | 宋代
游九锁山天柱峰书法作品

[游九锁山天柱峰]参考注释

[游九锁山天柱峰]流泉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游九锁山天柱峰]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游九锁山天柱峰]地邻

耕地相邻的人家互称地邻

[游九锁山天柱峰]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游九锁山天柱峰]擎天柱

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后来用[擎天柱]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游九锁山天柱峰]东南半壁

指东南半边的江山。 清 杭世骏 《榕城诗话》卷下引 吴廷华 诗:“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驍悍。以此克奏保障功,东南半壁推屏翰。” 清 王莘元 《星周纪事》:“风鹤之惊,千里一辙,幸 向军门 (讳 荣 )提大兵东下,扎营 孝陵卫 ……东南半壁借以支撑者七、八年。”

,

【游九锁山天柱峰】_林景熙 | 宋代
  • 【次韵杨宰爱竹】_陈造 | 宋代
  • 【次韵杨宰爱竹】_陈造 | 宋代 >> 【次韵杨宰爱竹】_陈造 | 宋代...

    【游九锁山天柱峰】_林景熙 | 宋代
  • 【野步至青羊宫偶怀前年尝剧饮于此】_陆游 | 宋代
  • 【野步至青羊宫偶怀前年尝剧饮于此】_陆游 | 宋代 >> 【野步至青羊宫偶怀前年尝剧饮于此】_陆游 | 宋代...

    【游九锁山天柱峰】_林景熙 | 宋代
  • 【渡江二首】_李弥逊 | 宋代
  • 【渡江二首】_李弥逊 | 宋代 >> 【渡江二首】_李弥逊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