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丰寿山】作者:岑一麒 朝代:明代
[登丰寿山]登丰寿山原文
层峦叠嶂与云齐,乘暇登临石作梯。
山顶寺空铜佛古,洞门人静野猿啼。
千寻露乳流灵濑,万顷腴田傍远溪。
耽玩未阑贪异赏,坐延红日欲沉西。
[登丰寿山]诗词问答
问:登丰寿山的作者是谁?答:岑一麒
问:登丰寿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登丰寿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岑一麒的名句有哪些?答:岑一麒
[登丰寿山]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丰寿山]参考注释
[登丰寿山]层峦叠嶂
山峰重迭。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此则层峦叠嶂,与江势争雄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出 川 陕 即入 楚 ,出 楚 即入 川 陕 ,层峦迭嶂,四路可通。” 邓子恢 张鼎丞 《闽西 * 与红十二军》:“﹝ 闽 西﹞层峦迭嶂,山深林密。”
[登丰寿山]云齐
(1).指水天相连处。 唐 李绅 《新楼诗·望海亭》:“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2).谓云布满天空。 宋 陆游 《秋阴至近村》诗:“云齐龙卷雨,野旷鹤盘天。” 宋 陆游 《寄题季长饰庵》诗:“木落山容瘦,云齐雪意酣。”
[登丰寿山]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登丰寿山]石作
(1) 旧指石工作坊
(2) 石工
少时他曾做过石作
[登丰寿山]山顶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登丰寿山]门人
(1) 门生
门人弟子。——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门客
[登丰寿山]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 左思 《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旛出 石头 。” 清 林则徐 《舆縴》诗:“一綫划开云径晓,千寻曳入洞天秋。” 赵朴初 《西江月·参观密云水库工程》词:“铁壁千寻锁浪,碧波万顷如油。”
[登丰寿山]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登丰寿山]腴田
肥沃的田地。《新唐书·长孙顺德传》:“前刺史 张长贵 、 赵士达 占部中腴田数十顷,夺之以给贫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生﹞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登丰寿山]耽玩
亦作“ 耽翫 ”。专心研习;深切玩赏。《三国志·吴志·士燮传》:“耽玩《春秋》,为之注解。”《晋书·皇甫谧传》:“耽翫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幼有文,性耽翫书史,以致忘寝食。” 宋 叶适 《包颙叟墓记》:“退而教子读书,择古人之义,耽玩传写,申论反覆,陶然有以自乐。”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皇甫涍》:“与 蔡 王 二行人广搜六代之诗,披味耽翫,稍回旧好,雅许 昌穀 。”
[登丰寿山]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兽。”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 大江 东注。”
岑一麒,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