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原文
子规啼欲死,君听固无愁。
阙下声名出,乡中意气游。
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
神圣题前字,千人看不休。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诗词问答
问: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
全唐诗:卷496-68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参考注释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子规
杜鹃鸟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无愁
(1).没有忧虑。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二:“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二:“好事怜春老,无愁耐日长。” 清 钱谦益 《读豫章仙音谱漫题》诗之五:“舞艷歌娇烂不收, 南朝 从此果无愁。”
(2).古乐府杂曲歌名。传为 北齐 后主 所倡作,至 唐 天宝 年间,改名《长欢》。《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琵琶而唱之。”《隋书·音乐志中》:“﹝ 北齐 ﹞ 后主 亦自能度曲,亲执乐器,悦玩无倦,倚絃而歌。别採新声,为《无愁曲》……乐往哀来,竟以亡国。”参见“ 无愁天子 ”。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下声
低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谢公 ( 谢安 )熟视 殷 ( 殷顗 )曰:‘ 阿巢 故似 镇西 。’於是 庾 ( 庾恒 )下声语曰:‘定何似?’”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 子良 又问:‘既灵圣垂旨,敢希久停,可得申延数年不?’帅曰:‘下声!傍人闻。’”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乡中
同乡。《水浒传》第十七回:“ 杨志 叫道:‘原来也是 关西 和尚。俺和他是乡中。’”《水浒传》第七四回:“不想路上撞见了这箇乡中亲戚。”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意气
(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南斗
(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 张守节 正义:“南斗六星,在南也。”《文选·左思<吴都赋>》:“仰南斗以斟酌,兼二仪之优偓。” 刘逵 注引《天官星占》:“南斗之爵禄,其宿六星。” 清 袁枚 《新齐谐·飞星入南斗》:“君辈不知天文者,虽见飞星入南斗亦无害。” 郭沫若 《南海劳军》诗:“天际 雷池 谁敢越?酌将南斗寿京华。”
(2).借指南方,南部地区。《隋书·高帝纪上》:“ 尉迥 猖狂,称兵 鄴邑 ,欲长戟而指北闕,强弩而围南斗。” 张际亮 《送云麓督粮粤东》诗:“便使储胥富 五羊 ,要持节鉞指南斗。”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刀州
《晋书·王濬传》:“ 濬 夜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 益州 刺史。”后因以 刀州 为 益州 的别称。 唐 武元衡 《酬太常从兄留别》诗:“ 张騫 随 汉 节, 王濬 守 刀州 。” 唐 姚合 《送任畹及第归蜀觐亲》诗:“东川横 剑阁 ,南斗近 刀州 。”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神圣
(1) 指天圣;神灵
岂有神圣之前鬼怪公然出现者!
[龙王]在中国的旧传说中是会降雨的神圣之一。——《求雨》
(2) 极为崇高、庄严
神圣事业
严萍第一次看到这神圣的农民革命的图景。——《反割头税的斗争》
(3) 帝王的尊称
丽哉神圣,处于玄宫。——《文选·羽猎赋》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不休
不停止,不罢休。《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鬦不休,以有侯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即如《大风》、《垓下》、《易水》、《秋风》,古人已臻极至,无容更赘一词,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浩然 《艳阳天》第二二章:“﹝ 哑吧 ﹞嘴里边‘啊吗吗,啊吗吗’地叫个不休。”
唐代,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