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作者:高骈 朝代:唐代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原文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诗词问答
问: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的作者是谁?答:高骈
问: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高骈的名句有哪些?答:高骈
全唐诗:卷598-23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参考注释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席箕
塞北牧草名。亦称塞芦,可饲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席箕,一名塞芦,生北胡地。古诗云:‘千里蓆箕草。’” 唐 李贺 《塞下曲》:“秋静是旄头,沙远席箕愁。” 唐 高骈 《边城听角》诗:“席箕风起雁声秋, 陇 水边沙满目愁。”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风起
(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陇水
河流名。源出 陇山 ,因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 渭水 又东与 新阳 崖水 合,即 陇水 也。东北出 陇山 ,其水西流。”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二:“青溪非 陇水 ,翻作断肠流。” 王琦 注引《陇头歌》:“ 陇 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 秦 川,肝肠断絶。”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 陇水 寂寥传恨, 淮 山宛转供愁。”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边沙
(1).边地的沙砾。 唐 高骈 《边城听角》诗:“席箕风起雁声秋, 陇 水边沙满目愁。”
(2).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 仇兆鳌 注:“边沙,言远镇。” 唐 黄滔 《逢友人》诗:“瘴岭行衝夏,边沙住隔冬。”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边沙萧萧天北风,高林昼屯鞍马雄。”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满目
充满视野
琳琅满目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三会
指 弥勒佛 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 翅头末城 ,学道成佛,在 华林园 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三会济济, 华林 之道未孚;千尺严严, 穰佉 之化犹远。”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五更
(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人头
(1) 人员数量
人头税
(2) 指与人的关系
人头熟
(3) 〈方〉∶指人的品质
人头儿次
(4) 人们
人头还未走动
唐代,席箕风起雁,边城听角,高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