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原文
长料负山人不多,眼中今失两嵯峨。
非渠偶有夸娥力,如我太行王屋何。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诗词问答
问:《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参考注释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山人
(1) 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眼中
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记·周本纪》:“﹝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
(2).山名。在 山西省 阳城 、 垣曲 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广森 《转连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 王屋 访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 王屋 ,终老营菟裘。”
宋代,曾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