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山月 雨夕】作者:梁寅 朝代:元代
[缑山月-雨夕]缑山月 雨夕原文
急雨响岩阿。
阴云暗薜萝。
山中春去更寒多。
纵紫门不闭,花满径,苍苔润,少人过。
兰舟曾记兰汀宿,牵恨是烟波。
而今林下和樵歌。
看风风雨雨,滋造物,时时变,总心和。
[缑山月-雨夕]诗词问答
问:缑山月 雨夕的作者是谁?答:梁寅
问:缑山月 雨夕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缑山月 雨夕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梁寅的名句有哪些?答:梁寅
[缑山月-雨夕]参考注释
[缑山月-雨夕]岩阿
山的曲折处。 汉 王粲 《七哀诗》:“山岗有餘映,巖阿增重阴。”《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二》:“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巖阿。” 吕良 注:“巖阿,山曲也。” 宋 欧阳修 《伊川独游》诗:“巖阿谁可访,兴尽復空还。” 清 许承钦 《石竺山》诗:“坐想洪荒初,神 禹 未开凿,汎滥没巖阿,云巢栖海若。”
[缑山月-雨夕]阴云
云层密布,天色阴暗
[缑山月-雨夕]薜萝
(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
(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缑山月-雨夕]中春
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林纾 《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
[缑山月-雨夕]苍苔
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缑山月-雨夕]少人
(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
(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缑山月-雨夕]兰舟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缑山月-雨夕]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缑山月-雨夕]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缑山月-雨夕]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缑山月-雨夕]樵歌
樵夫唱的歌。 唐 杜甫 《刈稻了咏怀》:“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水浒传》第九七回:“ 乔道清 听了这六句樵歌,心中颇觉恍然。”
[缑山月-雨夕]风风雨雨
(1) 喻多年的艰难
风风雨雨割不断情思
(2) 众多的非议;风传闲话
街上那些人风风雨雨的说啥呢
(3) 〈方〉∶比喻情绪忽高忽低
干活儿要有耐性,风风雨雨突击一阵子可不成
(4) 〈方〉∶形容来势甚猛的流言蜚语
[缑山月-雨夕]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缑山月-雨夕]时变
(1).四时季节的变化。《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孔颖达 疏:“以察四时变化。”《史记·天官书》:“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2).时世的变化。亦指时世变化的规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论》:“ 魏其 诚不知时变, 灌夫 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 唐 吴筠 《元日言怀因以自励诒诸同志》诗:“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之五:“不通乎时变而为之,以圣人之法犹不足以为治。”
元代,梁寅